本报记者梁晓蔚通讯员孙明军丁彦王渭
初冬时节的秦东大地,脱贫攻坚决战如火如荼。华阴市坚持“脱贫攻坚、教育争先”的理念,围绕“保障学生上好学”目标,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做到帮扶关爱有温度,配套政策有制度,落实资金有力度,以精准、有力、接地气的创新实践,把教育民生福祉送进千家万户。
大走访 夯实教育扶贫基础
为了做好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华阴市设立了“政府、教育”双线精准扶贫责任线,由镇办挂帅,教职员工为主,先后组织开展了9次千名教师精准扶贫大走访活动。教师员工利用双休日走百村进千家,把党和政府的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到每个贫困户家中,认真核实贫困学生信息,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华阴市教育局先后下发了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分解、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方案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识别与信息库建立等文件,召开了建档立卡学生信息核查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以镇办牵头、教办具体组织实施的贫困学生识别工作领导机构,华阴市1500余名教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分成6个工作组,在6个镇办同时开展建档立卡贫困生数据核查工作,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名学生,认真核实填写《华阴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在校学生(幼儿)调查表》,并由调查人员、户主、村支书、村主任、镇办脱贫办主任层层签字确认,确保第一手信息准确无误。建立起严格、规范、科学、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贫困生数据库,该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生1258户,1694人。一时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教育扶贫组成为该市扶贫工作“八办五组”中规模最大的行业扶贫工作队,成为扶贫工作最亮的一道风景线。
为了丰富扶贫育人内涵,突出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该市还在师生中举办以“感恩·励志·诚信”“我的扶贫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通过写体会、谈决心、讲党恩,增强感恩教育;通过贫困学生赛成绩、比思想、做好事,强化励志教育;通过教师讲述扶贫故事、撰写帮扶日记、制作关爱美篇,记录育人成长历程,不断丰富扶志扶智新内涵,做到帮扶工作扎实细致,措施到位,成效明显。
结对子 用爱温暖孩子的心
华阴市全面落实教育帮扶制度,老师们深入贫困学生家中,广泛宣传政策、送资助金、进行学业辅导和关心慰问等,用具体行动践行人民园丁的光荣职责,用关爱温暖贫困群众的心。
实行“三级帮扶”制度,即教育局领导班子、机关中层干部和镇校领导帮扶一名建档立卡学生,党员帮扶一名贫困生,教师帮扶一名特殊群体学生。“三项扶贫”制度,即帮扶导师制、定期家访制、特殊关爱制。严格实行对贫困学生每月一次家访、每周一次文化课辅导、开展一次谈心问候的“三个一”制度,全程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扶志向、扶学习、扶生活。同时,基层学校因校制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如华山高中、玉泉初中开设的扶贫励志课堂、城关小学开设的“小老师帮扶活动”。
在老师们的关爱下,有的贫困生辍学打工被老师从洗车店“拉”了回来;有的贫困学生深情称包联老师为“妈妈”;有的学校还设立了“爱心课堂”和“扶志课堂”;有的教师在学校集中统一行动之余,自创帮扶动作———“三天一辅导,五天一谈心,一周一走访”……经过结对帮扶,贫困孩子的学习上去了,孤僻乖戾的性格改变了,阳光自信也重新回到了孩子的脸上。如今,“移动课堂”、周末家访,送教到家,关爱到心已成为一种教学新常态。
如果没有这场脱贫攻坚战,就没有华阴千名教师走进千家万户,也就没有师生之间如此“亲密的接触”。
重落实 关爱贫困生全覆盖
按照“超前谋划、精心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华阴市教育部门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务实的工作作风,完整的工作程序,良好的工作成效,赢得了社会认可、百姓点赞。
该市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优惠政策,使贫困学生资助实现了全覆盖,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在基层学校公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教育部门拿出经费的5%用于扶贫,免除了贫困生住宿费、伙食费、校服费、教辅资料费,减轻了贫困户家庭的负担。
一枝一叶总关情,教育扶贫爱心浓。近年来,该市通过“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等大规模投入不断改善贫困学生的上学条件。2017年,累计投入资金2529万元,“改薄”学校50所,改扩建校舍18848平方米。投资3569万元改建幼儿园15所,改扩建面积28650平方米,让1.3万名学生受益,资助贫困学生10037人次624.7万元。他们还启动实施了农村大学区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留守管护中心“两个中心”标准化建设,保障农村学生安全、有序、舒心地学习和生活,实现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对贫困生关爱的全覆盖,筑起了一道保证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政策屏障,确保了贫困学生上得起学、学得更好。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捐赠助学,拓宽教育扶贫资金渠道,该市教育局联系深圳铁汉生态股份公司,对全市106名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每生每年1000元,资助10年;联系北京爱心企业和人士,募集资金20万元设立华山励志助学基金;设立岳庙中学“爱心助学基金”,现已资助贫困生47人6万余元;开展“扶贫攻坚爱心捐赠”活动,筹集资金5万余元,收捐、发放衣物1000余件。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既可扶智,又能扶志,也是从根本上斩断贫困的根本举措。“我们教育部门抓扶贫,就是要解决贫困户的思想问题,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上不起学,也不能因家长的落后观念而让学生失学,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拔穷根、治穷病,彻底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因问题。”华阴市教育局局长铿锵有力地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