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光明社区:互联网+打造智慧社区

2018-11-01 11:06  铜川日报

(记者 刘西艳)近年来,光明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党委领导、社工支撑、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四社联动”服务机制,以“四社联动”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党建引领、文化启迪、智慧服务”的工作思路,“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以社区为平台,不断夯实社区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社区党委的统领优势和核心作用,积极整合协调社区和社会资源,搭建“三个”平台,助力“四社联动”服务。成立了社区养老便民服务中心、社区调解委员会、社区警务室等社区机构,利用智慧型社区服务模式,设立了民情恳谈室、心理咨询减压室、阅览图书室等功能区域。以“e区四化”为特色,实行网格化管理,把辖区划分为10个片区、2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将网格区域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信息输入信息管理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数字化建设。同时,以社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做为支撑,达到智慧化服务的目的,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办事。目前,已实现网络可办理事项25项。

与此同时,社区注重发挥社工专业优势,从经费和政策上支持鼓励社会工作人才参加专业培训、岗位培训,全面提升社工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在实践中,形成了“3+6+10”的工作模式,即由3名社工牵头,组成空巢老人敲敲门志愿者服务队、家政服务志愿者服务队、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队、计生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和10个片区的志愿者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服务模式,利用“社工+志愿者”,有效推动社区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推进“四社联动”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社区注册登记志愿者人数2300名,占常住总人口的20%以上,人均服务时长60小时。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除了6支志愿者服务队的常规服务模式,社区还积极探索多种志愿者服务模式,满足辖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增进居民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社区通过鼓励辖区居民发挥自身特长,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到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来。社区志愿者在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过程中,既体现了自身价值,又影响、感化着周围群众,融洽了社区人际关系,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提升了社区的自治能力。

全站热点
“激情轮滑·魅力澄城” 中国轮滑西部行公益活动在澄城举办

2018-11-01 09:08阅读

2018年临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技术大比武活动成功举办

2018-10-31 16:21阅读

主动通报、听取良策——红庙坡街道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加政情通报会

2018-10-30 20:46阅读

未央区副区长程希文带队检查全区铁腕治霾及城市治理工作

2018-10-29 17:42阅读

杜金根深入安塞区调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018-10-27 17:03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迎接全市食品药监系统10月份目标考核

2018-10-26 08:40阅读

灞桥区多部门联合整治黑诊所,为百姓放心就医提供安全保障

2018-10-24 18:3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