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中心城市是渭南的“窗口”,体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把渭南打造成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离不开一座高品质的中心城市来引领和带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践行新的发展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思路谋划、高起点建设、全方位推进,打造了一批城市亮点,中心城市的空间得到拓展、功能有效提升、环境极大改善,潜能和价值也在不断释放,良好的发展势头鼓舞人心。
面对新的战略目标,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品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行动的自觉性。要认识到,从全局和战略来看,关中平原城市群既涵盖了关中天水经济区部分城市,又囊括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部分城市,一东一西,渭南恰在其中。在这个重要的区域位置上,更好地联通区域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渭南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亟待加强;从渭南自身来看,要把握这个重大发展机遇,增强中心城市的吸附力和竞争力,对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增强其核心引领作用,作为渭南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有力抓手,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干出成效。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快推进城建项目,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城市提质发展;要补齐城市“短板”,下大力气解决主城区供水、供热、供气问题,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要继续实施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加快中心城区水系建设,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打造优美怡情的城市生态环境;要稳步推进公共服务类项目,优化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停车场、公厕等建设布局,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要推动城市人性化、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让中心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更富现代化气息。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不仅要有独特的城市品质,更要有文明的风尚。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增强其核心引领作用,还要不遗余力地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搭建各类载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市民主动提升文明素养,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渭南城市增添发展软实力和美誉度。
新机遇带来新格局,新思路成就新发展。让我们以打造成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为目标,全面对接中省规划,努力释放自身潜能,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理念方法,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在绘就一幅高品质中心城市画卷的具体实践中,为渭南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决胜小康挥洒一笔笔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