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艾蓓)三夏生产自5月中旬展开以来,全市农业部门早动手、早部署,努力做到夏粮管理不能松、夏收准备不能等、夏种质量不能降,千方百计争取夏粮获得好收成、秋粮生产有个好基础。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70.5万亩小麦和88.5万亩油菜籽收获已基本结束,水稻插秧37.6万亩,春玉米累计播种37.9万亩,玉米、水稻等秋粮苗情长势良好。
据了解,受去年秋播期间持续强秋淋天气影响,冬前小麦油菜苗情普遍较差。为促使苗情转化升级,各级农业部门及时组织农技人员驻点到乡,延伸到村,服务到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因墒、因苗落实好田管措施,积极开展追肥、除草和病虫防治,苗情转化升级加快。据3月初苗情调查,全市小麦、油菜一、二苗分别占83.2%和76.1%,小麦一、二类苗情比往年提高3.2%。为防止油菜菌核病、小麦条锈病等爆发流行,各级加强病虫害测报,及早制定防治预案,落实药械物资储备,力争防在成灾之前,控在关键时间,把病虫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据统计,全市共抽调技术干部65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220余场,印发技术资料3.1万份,检查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612个,有力促进了春季农业生产的有序开展。
三夏大忙展开后,市上及时在旬阳县吕河镇双井村召开三夏机收现场,统筹安排夏收工作。各级农业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跨区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会同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准确把握夏季粮油作物的成熟期和天气状况,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抢晴天战雨天,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全力以赴加快抢收、晾晒进度,做到了应收尽收、颗粒归仓,预计全市小麦总产12.8万吨,比去年增长0.8%,油菜总产12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夏粮有望再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