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新娘借婚姻索彩礼数万 不到7天玩消失

2018-06-05 17:05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张玉峰)本指望能找一个好妻子共度余生,岂料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己及家人还因高额彩礼生活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原告袁某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黄某返还彩礼。

90后的小伙子袁某,风华正茂,不料突然遭遇车祸,导致大脑受损,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生活陷入窘境,与风烛残年的爷爷相依为命。2017年6月经人介绍,袁某与黄某相识。同年7月3日,黄某在索得彩礼8万元后当日与袁某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本以为结婚后便可以为幸福生活一起共同奋斗,可谁知,一起生活了不到7天,新婚妻子黄某便一去不返。2018年3月2日,袁某起诉至汉滨法院关庙法庭,请求离婚并返还彩礼。

案件受理后,关庙法庭组织原、被告进行调解,被告黄某虽同意离婚,但认为双方已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共同生活,拒绝向原告返还彩礼。

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在经人介绍认识仅仅二十余天后即闪婚,双方没有感情基础,现双方均同意离婚,根据婚姻自由原则,依法应予准许。被告在索取高额彩礼后,双方虽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仅与原告一起生活7天就离家出走不归,此应视为没有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共同生活。原告作为彩礼给付方,未达到与被告结婚共同生活的目的,生活因此陷于困境,此时双方离婚,彩礼依法应当酌情予以返还。

据此,法院依法判决,准予原、被告离婚,被告黄某于判决生效后15日内返还原告袁某彩礼6万元。

【法官说法】

彩礼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民间有给付彩礼的习俗,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双方能够长期的共同生活、互相扶持照顾、履行一切作为夫妻应当履行的义务,享受作为夫妻应当享受的权利。对于结婚前给付的彩礼,离婚时是否应当返还?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并共同生活为主要判断依据。所谓的共同生活,应理解为双方为共同生活做准备,履行夫妻义务、享受夫妻权益的过程,该过程应当是长期性的、稳定的,而非短期的、偶尔的、间歇性的。本案当事人虽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并未实际共同生活,彩礼给付方未达到与对方结婚的实质目的,彩礼就应当返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全站热点
铜川市“全民禁毒宣传月”暨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系列宣传活动启动 李志强贺文涛高毅王润民出席

2018-06-05 13:05阅读

周至县召开“两拆”工作专题会

2018-06-04 19:08阅读

澄城县交道镇“三驾马车”拉动脱贫攻坚

2018-06-04 06:01阅读

市委第七督查组进驻灞桥召开村“两委”换届督导工作动员会

2018-06-01 19:37阅读

临潼区长王浩“六一”前夕到区幼儿园慰问少年儿童

2018-05-31 16:26阅读

把握每一个细节 深入每一个角落 碑林区三项攻坚在行动

2018-05-30 10:53阅读

富平法院严打“老赖”“亮剑”执行难

2018-05-29 08: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