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盐城对口铜川健康帮扶工作的深入推进,4月16日—18日,我市疾控系统赴盐城考察学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商谈对接帮扶合作事宜。盐城地处江苏省中东部,市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26.15万人。考察所见所闻,我们感受到盐城市注重疾控工作创新实践,疾控事业有了跨越式发展。
推进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开展“寻找最美接种医生”活动,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现在打预防针不再拥挤,大家有序排号,比过去方便多了。”一位带着孩子在盐都区盐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频频点赞。盐城市积极推进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以往实行信息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数字化管理和叫号系统,通过语音呼叫、LED屏显示等形式,实现取号、预检、登记、接种、留观一体的全程数字化服务的预防接种门诊,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预防接种工作效率。
改革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盐城市从2015年10月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工作,通过商业保险等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予以补偿,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开展“寻找最美接种医生”及“我的预防接种情怀”征文评选活动。2015年年底该市在全国率先发起了“寻找最美接种医生”评选活动,有2名医生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最美接种医生”;开展“我的预防接种情怀”征文评选活动,共收到征文92篇,这些作品极大地激励了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工作热情。
推进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针对各级医疗机构都使用了门诊和住院HIS系统,基本不用纸质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实际,充分利用现有医疗机构HIS信息系统,增加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使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管理完全电子化。目前全市所有公立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基本实现了HIS系统传染病自动拦截报告管理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和准确性。
开通“盐城疾控微健康”微信公众号,开展“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丰富了健康教育的内涵。
运用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盐城疾控微健康”名列中国疾控中心开展的疾控机构微信影响力2016年1月份排名第一名,随后一直保持在地市级疾控中心前10名,微信内容质量不断提升,单篇文章阅读量、发布次数等指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先后成功举办居民知识和健教技能竞赛等2项全市性竞赛活动,形式多样地开展控烟进电台、校园、网络、社区宣传活动。建成健康促进医院7所,有38所医院已申报验收;建成健康促进金奖学校37所,银奖学校208所,铜奖学校448所。亭湖区成功创建为“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
实施慢性病防治项目,推进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和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重点慢性病病人管理新模式。
认真实施慢性病防治项目。先后启动并实施了居民死因监测和网络直报、心脑血管事件等登记报告工作。全市共有5个疾控中心荣获国家6个奖项,8个县区的肿瘤登记资料被国家癌症中心收录,2个县的肿瘤登记资料被收入《五大洲癌症发病CI5》第11卷。7个县(市、区)分别承担淮河流域、癌基会组织实施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工作,2个县(市)作为国家疾病监测死因点,承担死因和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
扎实推进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全市3个县区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5个县区建成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积极探索重点慢性病病人管理新模式。一方面,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门诊建设工作,探索集“监测、治疗、管理、干预”一体化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市30%以上的乡镇/社区建成慢性病综合防控门诊。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以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2013年起参加国家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201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2015年列入常规工作,增强了病人的医从性,提高了病人自主管理的质量。
规范卫生应急工作,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快速、规范和科学处置。
规范卫生应急工作。在体系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队伍和装备、培训演练、监测预警以及事件处置等方面全方位推进,2017年盐都区和亭湖区建成省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市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乡镇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盐城市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重点抓好各级卫生应急队伍、重要岗位和业务骨干等重点人员的培训演练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卫生应急队伍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014年荣获全省疾控系统传染病防治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2016年举办了首届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并组织学员参与了盐城6.23风雹特大灾害的卫生防疫救援工作,学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数据分析利用,累计分析利用数据达30篇以上。
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指挥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为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后,疾控卫生应急人员立即前往调查核实,用大屏手机APP采集现场信息,并通过网络实时上传,通过系统内置的智能统计分析模块,迅速生成调查记录、数据汇总分析、防控建议、消毒方案、健康教育以及应急接种告知书等文件,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全程无纸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系统化,极大提高了卫生应急快速处置能力。
加大设备投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发挥检验检测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近年来,在省市财政支持下,盐城市疾控中心先后购置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串级质谱仪、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设备,价值达800余万元。目前省级财政正在投入180万元,进行第二轮设备仪器装备。该市能够开展水质全分析,食品风险元素、农药残留常规监测,食品风险专项监测,大气雾霾成分监测等理化指标检测;完成了国家鸡胚分离流感病毒、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任务,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中国疾控中心、江苏省疾控中心流感核酸检测技术质控;开展HIV初筛、复检、确证和HIV感染者CD4细胞检测,及时准确完成中国疾控中心、江苏省疾控中心质量控制考核,这些监测数据为政府和上级部门防病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考察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工作中的差距,也感受到了盐城疾控人乐于奉献、求实创新的敬业精神。特别是盐城市积极推进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创新做法,科学规范、实用高效,值得我市学习借鉴。
(作者 李跟平 杨存栓 分别系市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