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曹清华
5月20日,我们《渭南日报教育周刊》小记者团,来到了位于渭南市乐天大街中段的渭南博物馆,亲身感受渭南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天虽然有点冷,可我们每个人的心情却是激动的。经过带队老师简短的纪律强调和须知事项说明后,9点整,我们在博物馆讲解员阿姨的带领下开始了今天的参观。
博物馆共有3层,我们参观的是2、3层。本次参观的主题是——渭南历史人文主题展和“岁月如歌”陕西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展。刚一进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与华相宜”四个大字,我们立刻就被这种古朴古色的气息所感染,时代和沧桑感扑面而来,馆里的所有物件和说明真是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参观途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述的渭南“三圣”:造字的仓颉、造酒的杜康、创造了史记的司马迁。还有隶书的创造者程邈、关西夫子杨震、诗王白居易、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等。他们都是用自己的努力开创了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先河,伟大作家鲁迅先生给史学家司马迁的作品《史记》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很敬佩他们。当然,令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提议者,张奚若,渭南市大荔县人,他曾担任国家教育部部长。通过参观我还懂得了乐天大街就是根据白居易的字——乐天而得名、仓程路就是取自仓颉和程邈二姓而来。
参观完了那8个展厅之后,我们参观了“岁月如歌”物证展厅。这个展厅是特定5月18日即世界博物馆日开厅的,到今年10月30日就结束了。厅里面陈列了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许多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物件,其中有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书包、茶杯等,还有自行车、手摇唱片机、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和照相机等等。从中我能够感受到当时人们生活的不容易和时代发展之快,所以,我们今天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黄渭央央,华岳苍苍,筚路蓝缕,与华无双。不敢说超越前人智慧,只能说传承前人精神,我们一定要将这些文化瑰宝传承,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昨日之渭南,古老神奇;今日的渭南,日新月异;明日的渭南,必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