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书到静美方通神——解读书法家雷卫全

2018-05-18 08:11  渭南日报

祁吉寿

生在渭南是一种幸运。书法家雷卫全先生就生在渭南,在我眼中他就是一个幸运的人。说他幸运,不仅因为悠悠的渭水滋润了他的生命,更因为底蕴深厚的渭南文化涵养了他的精神。雷卫全先生的童年和小学时期在渭河北岸的龙背度过,中学和大学时代乃至工作单位都没离开过渭河南岸,五十年的耳濡目染,五十年的潜移默化,他伴随着渭河的涛声雕刻着人生的年轮,他吟诵着白居易的诗歌放飞着人生的梦想。龙背是他的根,渭河是他的魂,他的血液中流淌着渭河的坦荡与质朴,他的气质中浸润着渭南文化的敦厚与儒雅,“粗缯大布裹天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年累月的接受着得天独厚的人文气息的熏陶,他的言行举止便展示着一种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而他的书法作品也就弥漫着一种清秀俊逸的书卷气息。

钟情书法是一种幸福。在物欲喧嚣的现实生活中,书法能使人超然物外,阅读王羲之那高古飘逸的《兰亭序》让你思接千载神游八荒,临摹欧颜柳赵的碑帖让你与古为徒如沐春风,有位书法评论家说过,学习书法能使人心态更阳光,情趣更高雅,学识更丰富,生活更幸福,诚哉斯言!雷卫全先生自幼便钟情书法,醉心砚池五十多个春秋,他在跋涉书法高峰的旅途中找到了一剂强心健骨的妙方。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云:“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可以说是先生学书生涯的生动写照,这真够得上是一种乐在其中的幸福了。

书到静美方通神。欣赏雷卫全先生的书法作品《孝经》,一曰静,二曰美。先说其静,书法之静源于心静,古人云:“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因为心静,才使他心仪魏晋,脱尽浮华见真淳,其书法创作也进入了司空图所描绘的“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的妙境。因为心静,才使他追慕汉唐,朝乾夕惕,临池不辍,他的书法作品也显得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在心腕交应之中显示出了气定神闲的从容。再说其美,昔人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雷卫全先生在书法的审美追求上深悟此道,无论是他题写的牌匾还是条幅,总会让观赏者享受到一种清风拂袖般的美的愉悦,先生书法之风格,含蓄朴拙,舒展有度,匠心独运,自成一家。堪称秦东书坛一道风景。

透过笔锋看性情。书乃心之画,字如人之格,先生胸中有丘壑,笔下无俗尘,无须雕琢,尽得风流。先生书法之神韵,圆融玉润而不粗糙狞厉,神融笔畅而不剑拔弩张,静水流深而深潭潜龙,平淡无奇却内涵充盈,有古帖之风韵无时风之浮躁。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既能让人品味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又能让人感悟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道骨禅风。

有人问:为什么雷卫全先生能把字写得如此静美?我答曰:因为先生对中华文化爱得深沉。中华文化拥有静美的风骨与神韵,先生拥有表现静美的能力与自信。

全站热点
雁塔区检察院与区司法局联合提升社区矫正水平

2018-05-17 18:14阅读

足球(青少年组)比赛澄城开赛

2018-05-17 08:48阅读

印台区:用心烹出公共文化“幸福味道”

2018-05-16 08:48阅读

鄠邑区长裴靖瑜前往地质灾害点检查指导工作

2018-05-14 20:09阅读

上周铜川市鸡蛋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2018-05-14 08:32阅读

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到渭丰、涝店镇调研“两委会”换届、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

2018-05-11 17:08阅读

阎良区武屯镇“党建10+”加出追赶超越新动力

2018-05-10 14: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