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虹
虽然只有一年,他却干了几件大事。给群众打了深井装上泵,家家都用上了放心水。让百姓旱季灌溉不发愁,庄稼地里清水流。使孩子学校玩耍有安全,家长心放肚里头。让贫困群众有盼头,见到他就无烦忧。
牛书记年龄不大,1988年出生,用古人的话说刚到而立之年。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所以牛书记干起事来,总是有一套。
牛书记姓牛名伟,正儿八经城里人,被华州区社保局派到麦王村任第一书记。牛书记虽然姓牛,却是文质彬彬一书生,初来乍到,对乡村工作难免诸多不适,硬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干出许多大事。
让办公设施洋起来
2017年5月,牛书记刚到麦王村,就发现村支部还是原始办公,资料和数据留存全靠笔写手记,给脱贫档案整理备份带来很多不便,工作效率极低。
支部设在村小学,办公桌、凳子也是学校退下来,用铁丝捆扎修补过的。每月20日是党员大会和党员集中活动日。全村44名党员,小小会议室根本坐不下,也无处坐。这咋行?坐不下,有些党员就不来,不来了就懈怠了。
要想干工作,就得从头抓。牛书记自有办法。他向社保局反映情况,争取到20把椅子和2台空调。新添的椅子和空调,不但让麦王村办公环境洋气了很多,还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身份感,增强党员党性意识,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起到带头作用,
他还争取到1台电脑,1台打印机,让麦王村办公从此信息化,快捷化。
麦王村支部设在麦王小学,学校多为留守儿童。为丰富孩子课外知识,他自费购置120册课外书送给孩子,包括字典,名人传记等。很快他又发现新问题。因支部和学校在一个院子,支部在南边楼里办公,学校在北边楼里教学。到支部的人,都要从北边大门穿过学校,才能到南边支部办事,常常车来车往,尤其下课,给学生造成安全隐患。
为此,他积极联系华州教育局,争取资金8万元,于2017年8月开始施工,对学校和村委会进行隔离。在两个区域中间打了一堵墙,给村支部单独在西边开了扇大门。不论是支部上班的还是外来办事的人,都不用再从学校北边大门进入。完成了村支部和学校的成功分离,使它们成为两个独立单位,确保学生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家长放心,也确保支部办公不受学校干扰。
让井水涌动活起来
有群众反映吃水问题。村里原有一口100多米深的井,和家家户户水龙头相连。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加之井水本身很浅,受地表水污染,有一年多水色浑黄无法饮用。有些群众自家打井,碍于资金和技术问题,所打井不过几十米深,出来的水依然达不到饮用标准。
水是生命之源,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牛书记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和华州水务局沟通,水务局先后两次派人下来实地勘察,设计水改路线方案,最终确定在原有水井旁,重新打一口200多米深的水井,更新老化设施,重新安装水泵,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
麦王村有耕地面积2700余亩,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这么大的土地面积需要充足的水源灌溉,因地理环境所限,基本靠机井灌溉。村里原有机井十余眼,远远无法满足干旱时庄稼浇水需要,村民为浇水起争执的事常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牛书记和国土局取得联系,通过勘察和计算,根据耕地面积需要增加9眼井,完善机井配套设置包括地埋水管、地埋电线、水泵、井房等,共投资60多万元,花费半年时间,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让群众的心暖起来
2017年12月11日晚,寒风瑟瑟,加班的牛书记突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70多岁的老太太张桂芳。老太太说:“知道你没回去,特意给你送些吃的。”说着把拿来的香蕉、饮料、面包,一股脑塞到牛书记手里。
牛书记心头一热,对他来说,群众送的不仅仅是吃的,更是没有把他当外人的信任之心。
张桂芳和老伴是空巢老人。老伴王西军患脑梗留下后遗症,需老太太伺候。许是自己不能活动憋闷,王西军脾气很大,常给老太太发脾气,张桂芳背地里没少偷偷抹眼泪。牛书记常到她家帮老人打扫卫生,干些重活,说说宽心话。久而久之,老两口和他很贴心,尤其张桂芳,视他如亲儿,受到委屈,遇到难事,总是找他倾诉,请他帮忙。牛书记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每每尽心尽力。
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嘘寒问暖,牛书记话不多,做起来却如老牛拉车有韧劲。尤其对村里贫困户的情况都了解。分析其致贫原因,有20多户是因为身体残疾,老弱病残。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懒。
为此牛书记没有少下工夫。村里有个50多岁的刘姓男,前些年离婚,儿子在上技校。也许家里没女人,他每天不是打牌就是瞎逛。家门常开,大灯常亮,就是没人影。牛书记找他很费工夫,好不容易找着,牛书记说:“你看王家,种了花椒,把钱挣了。”
牛书记又说:“你看李家,种了猕猴桃,也把钱挣了。”
可是他把头一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话让牛书记气不打一处来,也激起牛书记的牛脾气,“我就不信说不下你。”
前前后后上了几十次门,话说的多得能用牛车拉,终于摸着这人命门:“你看你养的是男娃,男娃大了是不是要娶媳妇?娶媳妇是不是要花钱?你不光要给自己争光,重要的是要给娃争光。你不想办法挣钱,咋给娃说媳妇,不能让娃打光棍吧。就是说了媳妇,你毛病不改,脾气不改,咋能跟儿媳妇相处好?”
别说,这招真灵,那人乖乖在牛书记的帮助下于2017年年底种了1亩多花椒树。
过年走访时,村里有个五保户说夜里冷,让牛书记给他买床被子。这话提醒了牛书记,他算了一下,村里五保户加老弱病残共10户,于是自己买了10床被子10袋面粉,给这些人家送去,希望他们过个好年。
麦王村6个自然村,526户2076人。牛书记来时有贫困户57户160人,现在已有10户35人脱贫。要让贫困户脱贫,犹如医生给病人看病,找准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牛书记想,只要自己不怕累,愿动脑,像头黄牛肯耐劳,总能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