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勇通讯员王晓丽姚佳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自从踏上黑东这片土地,王锋便深深地理解了著名作家艾青所说的这句话。
驻村伊始,王锋就立即转变角色,同黑东村两委班子,从“抓党建、促脱贫;强基础、促脱贫;扶产业、促脱贫;转观念、促脱贫”入手,积极投身建设美丽、和谐、富裕黑东的工作中。
以前的黑东“穷、乱、散”,这种窘境让村里各项工作开展步履维艰,初来乍到的王锋左思右想,他认为,一个富裕和谐的村庄,必须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班子和一群有强大凝聚力的群众。于是,在村支部书记王会学的引导下,他走村入户,摸排调研,定期召开两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仔细同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完善了“三务公开”制度,通过建章立制,村两委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为脱贫攻坚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和群众基础。
“大家信得过我,我就要踏踏实实真正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王锋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不断想办法,找途径,充分发挥他所在单位的优势,多方筹措资金,投资260余万元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投资460万元实施全村自来水和下水道改造项目;联系魏林涛、张永刚等政协委员,为新村部捐赠价值7万余元的办公设施和体育器材;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进村道路的整修和绿化工程,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为了增强群众增收能力,他和黑东村党支部书记王会学同心协力,先后协调资金3.7万元,给每户贫困户补助700元苗木款;联系种子管理站为贫困户赠送了价值8000余元的玉米良种;给贫困户赠送了35000株花椒苗子,帮助每户发展了2亩左右的花椒产业;村里贫困户基本实现了人均1亩增收田。同时加快土地流转,建立了230亩花椒产业扶贫园,吸纳贫困户入园务工;发展黄花菜产业200余亩,每年可为村民带来4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此外,他还动用各种关系,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在黑东村建立了合阳县首家规范化'爱心超市',通过积分兑换,激发贫困户、党员、非贫困户勤劳致富的干事热情;邀请洽川玉秀旅游产品研发有限公司专家给贫困户进行刺绣培训,真正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在黑东村开展“送技术、扶产业、送健康、献爱心”活动等。
摸爬滚打一年多,黑东村水通了,路平了,事顺了,百姓心里也满意了。2017年,黑东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党支部”,王锋被评为全县“优秀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