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凤翔县柳林镇小唐村64岁的唐周祥,十里八村熟悉他的人都称赞,老汉真能干,硬是靠养牛、种地,让多灾多难的七口之家脱了贫!3月8日,记者来到唐周祥家时,他正在喂牛(见右图),灿烂的笑容让周围人都受到感染。“多亏党的扶贫政策好,让我这个贫困家庭走上致富路。”唐周祥说。
家住小唐村5组的唐周祥家曾经很穷,老伴患有脑梗,两个儿子虽说已成年,但大儿子2015年突发重病花了不少钱,而且不能再干重活,两个孙子刚到上学年龄,仅靠大儿媳务工挣的钱根本不够用,28岁的小儿子现在还没说下对象。他们家虽穷,但日子还过得去,然而为给老伴和大儿子看病,家中借了十多万元外债,从此日子苦不堪言。
困难虽多,但唐周祥没有被击倒。去年,小儿子外出务工挣钱,大儿媳在附近工厂上班,而他乘着政府脱贫攻坚的东风,谋划着在农田里“刨金子”。唐周祥做事勤快,当他得知饲养家畜、种植中药材政府都会给补贴时,眼前一下子亮了起来。在扶贫干部的支持下,他承包了7亩地种药材,还种了两亩西瓜和两亩大葱;此外,闲不住的唐周祥又买了7头牛,整天就忙活着养牛、种地。人累瘦了,白头发多了,然而唐周祥脸上的笑容却多了。“政府支持贫困户养牛,去年给我补贴了10000元,我买的7头牛还产了2头牛犊!”唐周祥乐呵呵地说,不仅如此,政府医疗救助还把家里两个病人的看病钱报销了10万元,家里负担一下子就轻了。截至去年底,唐周祥不仅把欠的账全部还清,还给不能干重活的大儿子开了一家餐馆,家里一下子就脱了贫。
扶贫先扶志,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有意愿,靠党的好政策一定能脱贫。唐周祥说,趁着自己身体还能动,要多干些、多挣些,让家里日子更好些。本报记者弓旭东石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