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凤翔县陈村镇料地村:小笤帚做成大产业 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2018-03-09 09:11  宝鸡日报

脱贫还要靠技术,老手艺也能走出致富路。这话用在凤翔县陈村镇料地村村民身上再合适不过了。3月8日,记者在该村看到,许多村民在家用高粱秆扎笤帚,他们不光技术好,而且还靠着这门手艺走上了致富路。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该村6组脱贫户周孝贤家,只见他坐在一堆高粱秆旁边,用力一蹬脚底的工具,箍在笤帚把上的绳圈随之缩紧。随后,周孝贤熟练地在绳头打了两个结,用刀割断绳子,又开始箍下一个绳圈。“一把笤帚要箍二三十个绳圈,这样扎的笤帚才结实。”老周自豪地说,宝鸡市场上用高粱秆做的笤帚,大多出自料地村,去年他家仅靠这门手艺就净赚2万元,而且还不算全家9口人全年的开销。

在料地村,像周孝贤一样有扎笤帚手艺的人不少,靠这手艺致富的人更多。据了解,料地村共有1867户,其中贫困户112户,而去年依托扎笤帚脱贫的达80%。村党支部书记周长瑜告诉记者,这门手艺是老几辈人流传下来的,在村上人人都是行家。但以前不少人因为没有资金、没有销路,手中有技术也挣不到钱。现在不一样了,几年前,村上成立了笤帚加工专业合作社,帮助这些有技术有想法的村民致富,没有资金合作社给垫,没有销路合作社给找。所以,如今像周孝贤一样扎笤帚的大户增多了,脱掉“穷帽”的人也增多了。

采访中,周孝贤给记者算了笔账,一把笤帚卖10元左右,他一个月能扎1000把,纯收入4000元不成问题。“最让人省心的就是合作社帮咱买原料,还帮咱卖成品,这相当于坐在家里收钱哩!”说着话,周孝贤和旁边的几位村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本报记者弓旭东石宝军

全站热点
新时代最美劳动者手机随拍大赛启动

2018-03-08 20:04阅读

略阳7年放映励志爱国教育影片1300余部

2018-03-08 11:32阅读

灞桥追赶超越再出发 奋力实现“开门红”

2018-03-07 13:57阅读

汉中市人民医院第六届十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2018-03-06 11:30阅读

高陵: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

2018-03-05 10:23阅读

碑林区区长卢光文检查春季开学工作

2018-03-02 18:55阅读

碑林元宵佳节张家村街道开展辖区文明单位慰问公共文明引导员活动

2018-03-01 18:2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