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金建国 陈亮
去年最让勉县新街子镇小寨社区李建忠高兴的事,就是摘下了戴在头上多年的“贫困帽”。以前,李建忠难得露出几次笑容。妻子脑梗瘫痪在床,儿女上学,父亲年迈,为给妻子看病,家中还欠着亲戚的钱,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而他自己的一条腿也在一次事故中落下了残疾,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4年,老李家被评为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镇村干部来到了李建忠家中,帮他制定了三年帮扶计划。头脑灵活的李建忠从信用社贷到了5万元金融扶贫小额贴息信用贷款,买了一台二手收割机,包揽了附近一百多亩的庄稼收割。“秋收那段时间忙得很,家家户户抢收,收割一亩谷子能赚100块钱,我自家的8亩田今年的收成也不错……”李建忠喜滋滋地说。在去年那个农忙季里,李建忠收割了附近的100多亩水稻,收入上万元。
2017年第三季度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直补,李建忠家里养了一头牛,也领到了1000元产业直补资金。“上个月它生了个小牛,(小牛)还站不稳。”摸着牛圈里的小牛犊,李建忠眼睛里流露出了喜悦的光芒。
去年7月,小儿子在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后顺利毕业,到北京卖起了汽车配件。在健康扶贫政策支持下妻子看病也节省了一大笔钱,家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谈到2017年如期脱贫的事,老李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女儿出嫁了,儿子在外务工,每年挣个二三万没问题,自己也忙惯了,闲不住,除了种粮食和农忙时开收割机,闲暇时还跟着村里人的三轮小货车去周边村搞货运,这不这几天还叫我去老道寺的养牛场拉牛粪呢,一天能赚一百块钱。”李建忠自信地笑着说,“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家的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