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崔晓怡
俗语说“春打六九头”,立春以后,我市气温开始回升,万物复苏,病原微生物活动频繁,广大群众的健康风险也随之提高。近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流病科科长雷东潮,就早春时节我市重点疾病的防控知识进行讲解。
预防出血热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老鼠,人类主要通过与老鼠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食用被老鼠污染的食物,或是被老鼠咬伤或被带病毒的螨类叮咬而感染得病。需要注意的是,被老鼠污染的尘土扬起时,被人吸入呼吸道,或通过破损皮肤和伤口进入人的血液和淋巴液也能感染得病,因此,并没有见到鼠类也可能得病。我市临渭、高新、经开、华州、华阴、大荔、蒲城七个县(区)为出血热疫情高发地区。
接种疫苗是目前防控出血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从2011年起陕西省人民政府启动了出血热疫苗扩大免疫接种工作,在重点县(市、区)开展适龄人群(16~60周岁)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全覆盖,同时实行疫苗接种全程免费政策。
市疾控中心提示大家特别是重点发病区的群众,从保护自身健康角度出发,积极去当地卫生院咨询疫苗接种相关信息并完成基础针的接种工作;不接触死鼠,搞好环境卫生,避免食物被鼠类排泄物污染;如出现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及时就医,切勿掉以轻心。
预防流行性感冒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监测数据显示,我省目前以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系、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和H3N2型为主,其抗原性和致病力与往年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进入2月份以后,流感疫情仍可能处于高位运行,群众仍需重视。
市疾控中心健康提示:第一,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尤其6月龄至5岁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第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第三,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预防H7N9禽流感
H7N9禽流感为流感的一种,主要以感染禽类为主,从以往病例数据分析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而传播到人身上。被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肺组织纤维化,病死率极高。
市疾控中心健康提示:1、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有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在进行接触禽类及处理粪便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外出旅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或禽类聚集的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如果发现病(死)禽,不要自行处理,应通知动物检疫部门处理。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肉,不买未经检疫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当手部有破损时,处理禽肉类应佩戴手套。3、注意饮食卫生,鸡蛋壳应该用流水清洗,生禽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不吃生或半生的鸡蛋。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处理禽类的设备、器具、钻板、台面应经常清洗、消毒。在加工处理生禽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4、生病后尽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若有发热、咳嗽、头痛、咽喉痛及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病死率100%。
健康提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增加犬伤暴露的机会,请广大群众注意防范,远离犬类,若暴露请及时到当地犬伤门诊进行规范处置,切勿存在侥幸心理。
切勿“胡吃海喝”
新春佳节,家人朋友团聚,吃吃喝喝成为特色的“年味”。但餐餐大鱼大肉、各类酒水,加之作息不规律,高血压、高血脂、消化系统各类疾病容易发病。
市疾控中心特别提示广大群众,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切勿“胡吃海喝”。合理搭配,做到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五谷等比例适当,确保膳食多样性,以满足人体需要;少盐少油,高盐摄入是引起血压水平升高及高血压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节日期间更应特别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尽量多吃一些比平时更清淡的少盐、少油和低糖食物,同时注意自我节制,适量饮食;按时就餐,饮食规律,不要因为贪玩、贪睡扰乱正常的饮食规律,使胃肠不适应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控制饮酒,过量饮酒会造成肝脏、大脑、神经和消化等多系统损伤,饮酒对社会危害也非常突出,因此控制饮酒,适时以水代酒,利己又利人;不要猎奇,尤其是市面上私自售卖不明来源的“野味”,没有经过相关机构的卫生检测,可能有致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杜绝购买和食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