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为迷途者照亮回归之路——记临渭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主任王向权

2018-02-06 08:10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高娟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应做的每一项工作,承担的每一项责任,绝不可以敷衍了事,一定要锁定最高的目标,付出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成果。他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奉献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勤政为民,鞠躬尽瘁。这种崇高追求和博大情怀,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犹如钢浇铁铸,不可动摇,为此,他不计荣誉,不计得失,不计代价。

他就是临渭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主任王向权,2017年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之社区矫正工作者,也是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者中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人。

1他是矫正110,是破解疑难杂症的百科全书。

自打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王向权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大家都亲切称他为矫正110。

记者在采访中,他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打电话的都是负责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采访被迫中断了几次。王向权的一名同事跟记者说:“跟王主任在一起,电话多很,我们都习惯了。”一名司法所长感慨地说:“王主任经常‘泡’在村镇,跟我们一起调查评估,一起走访社区矫正对象,工作中我们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都找他。”

在临渭区社区矫正工作开始启动时,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新职能、新课题、新任务,既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起来又存在很大困难,王向权丝毫不敢怠慢。为做好全区摸底工作,他跑遍了公、检、法和二十几个乡镇派出所核对、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加班加点建立矫正档案,掌握了全区164名社区矫正对象第一手信息资料,为临渭区顺利接收社区矫正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矫正刚试点时,面临人员少,没经验,不知从哪下手的难题,为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业务能力,王向权一头扎进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制度中,利用晚上下班时间上网查资料,向省外的同行请教,终于练就了一身硬本领,成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行家里手。他先后编印了临渭区《社区矫正对象须知手册》、《临渭区执法手册》、社区服刑人员法规测试题等,下发给全区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每月一次例会培训司法所长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遇到社区矫正方面的问题,不只是辖区镇办的同志找他,外县外市甚至外省慕名而来学习的也络绎不绝。

2他守土有责,社区矫正中坚持“防、快、敢、细”四字工作法。

“我是一名转业军人,身上仍保留着军人作风,不论在哪里,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王向权常常这样说。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后,他总结出一套“防、快、敢、细”四字工作法。

“防”就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要加强源头预防,把好社区服刑人员的进口关;要摸排重点对象,对个别不服从管教,有违法犯罪苗头的对象进行重点摸排和单独谈话教育,稳定他们的情绪;将重点对象摸排结合平时管理情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和定位监控。“快”就是执法要快,从审前调查评估开始,社区矫正工作就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在合理的期限内完成评估工作。对于在矫正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必须在案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及时上报,联系相关单位,做好一切准备。对于上级安排部署的活动,总是第一时间策划,积极配合,永远是第一个到达活动现场的人。“敢”就是在社区矫正工作日常管理中,遇到棘手问题,敢于面对,敢担当。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敢于说真话,不包容、不包庇,不办人情案,敢于提出批评,督促改正。“细”就是认真对待,在细节中体现工作态度,工作要求。

3他跟随时代脚步,信息化技术应用让社区矫正如虎添翼。

“只有运用科技信息技术,才能有效解决社区矫正对象数量不断增多、居住相对分散、跟踪管理困难等难点问题。”王向权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一次又一次改变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提升着监管质量。

“每个图标都代表着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的位置,他们一般只能在临渭区范围内活动,一旦越过辖区,监管平台就会报警并记录入档,我们也将在第一时间发出短信警告,联系辖区司法所工作人员……”王向权指着电脑屏幕上闪动的人形图标跟记者介绍。这是临渭区启动司法e通对社区矫正严管对象实施位置查询、实时监管,给社区矫正对象构筑一道无形的“电子围墙”。而“人脸+指纹”的信息集仪被运用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更是让识别考勤有效避免了他人替代报到,并对不按时报到惩处保留了证据,提高了社区矫正执法的规范化和严肃性。同时,创建的社区矫正微信管理新模式,更是大大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效率,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

2017年1月,社区矫正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正式启用,更是实现了临渭区矫正中心对各镇、办司法所社区矫正报到、训诫谈话、实时定位等情况进行视频监控、远程指挥。这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使得近年来临渭区社区服刑人员无一例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发生,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4他温情帮扶,做迷途者社区回归路的掌灯人。

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注重的是管教并重,合法合理的监管是让其知晓罪行,认真悔改;热情耐心的帮教是让其得以感化,回报社会!作为刑罚执行机关,尤其是社区矫正执行机关,温情帮扶则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服刑人员内蒙古人杨某,由于岳父无人照看,特申请居住地变更,将社区矫正执行地变更到临渭区。来时,杨某一家无依无靠,外来户,孩子上学困难,出租屋狭小生活不便,了解到杨某困难后,王向权同站南司法所工作人员经多方协商,帮助杨某一家申请公租房,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帮助杨某租赁场地开办一家洗车店,如今,杨某积极改造,一家人生活美满。王向权在督促服刑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的同时,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冷眼看待他们;用真情温暖他们;以关怀解决实际困难;以行动打开服刑人员的“心结”。

在工作岗位上,王向权都尽力做到最好,从过程到结果都把自己放在极点的位置上。所谓极点就是极限,譬如,他一定要拼到极点,时间要挤到极点,要求要严到极点,宁可自己累到极点,尽一切使工作成果接近最好的结果。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让他连年被评为区级“优秀党员”“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政法干警”“优秀公务员”,科室被评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

全站热点
长安:秦岭阳光国术馆7年荣膺金牌70枚

2018-02-05 15:31阅读

安康市将成立首个跨省域旅游新闻通讯队伍

2018-02-04 17:05阅读

2018文明中华健康中国新年公益盛典在京举行 渭南手足外科医院获健康中国爱心奉献集体奖

2018-02-03 08:10阅读

石泉:春节慰问356名重点优抚对象

2018-02-01 20:04阅读

汉阴:开展“把健康带回家” 流动人口卫计关怀活动

2018-01-31 20:03阅读

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王韬到临潼区检查大气污染管控情况

2018-01-30 18:47阅读

陇县曹家湾镇流渠村65位能人:打工15个国家年挣一千万元

2018-01-29 18: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