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关于金秋诗会 ——铜川文事之八

2018-02-07 11:16  铜川日报

铜川市金秋诗会,曾是铜川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品牌,从1986年到1989年,总共搞了四届。在此之前,铜川的诗歌创作,在全省已经小有影响。金秋诗会,既是对前面诗歌创作的一个承继提升,又是对后来诗歌创作的一个助力促进,因此,对它的回顾与评估,是有积极意义的。

金秋诗会是个总称,它的寓意就是丰收的季节检阅收获,以待来年。以它为活动主体,广义的呼应还应包括这个时期的“铜川杯”新诗大奖赛,“强力发”杯建国四十周年诗歌音乐会,《铜川文艺--铜川诗歌大展》。甚至《铜川日报》1989年春季举办的“耀瓷杯”诗歌大赛,也可归纳其中,成为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这个时期的铜川诗歌创作,著名的诗人、诗歌评论家,时任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陕西省作家协会)诗歌工作组副组长的田奇,在《铜川新诗的变奏》一文中,曾有这么一段论述:“铜川地区的新诗创作,是相当活跃的,从陕西诗坛的坐标横向面看,宝鸡、安康、铜川三角鼎立,他们有生机的活动和辛勤写作,引人注目,这是拙文的出发点。事物总是在竞争中加以发展的,优者存在,劣者淘汰。铜川的新诗,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它是几十年新诗传统的变奏。铜川新诗的变奏,正在起步。不断的加强艺术的感觉,并注意艺术提炼,创新之途可辟,铜川新诗的收获在望。”

田奇说的变奏,是一种发展,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一种与时俱进。

诗会不是纯粹的朗诵活动,诗会需要好的文本,这是从内容的审美出发,是金秋诗会的初衷。但是它又和朗诵密不可分,朗诵是传播,是让诗歌插上翅膀,是与诗歌并行的另一种艺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铜川诗歌朗诵,文本多依从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有对十年“文革”控诉,有对民族命运的关注,有对未来明天的希望。譬如市群众艺术馆曾在市文化宫阅览室搞过一个“新春诗会”,有一首诗《中国,你需要什么》,说的是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团结和谐的政治空气,需要人人进取的精神面貌,作者即是朗诵者,到最高潮时,竟然情不自禁,激奋的跳了起来,激起了场上场下的强烈共鸣。由于文本强烈的思想感情色彩和朗诵广泛的群众性,那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也为几年以后的金秋诗会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寻根文学”“后朦胧时代”“第三代诗歌”等思潮影响,铜川的诗歌创作面貌更加趋于多元,一批六零后诗歌作者开始崭露头角。金秋诗会的文本,也更注重广泛与多姿,有些诗拗口,类似今日歌曲《双节棍》一类,但作为诗歌流派一支,金秋诗会仍给予一席之地。老诗人姚筱舟以笔名“遥遥”为诗,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明白如话,中年诗人芦苇诗风清新明丽,唯情唯美。老中诗人与年轻诗人同台竞技,一时争奇斗艳,百花竟开。对于当年的年轻诗人们,我曾为他们总结,譬如刘平安的开阔,第五建平的雄健,王宏哲的俊朗,胡松勤的奇崛等等,虽不精确,但大向不谬。

朗诵的可观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那时的诗会,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电子屏幕一类,甚至音响都不到位,但大家的热情很高,人人为诗而来,人人为诗而狂。拿一张红纸写几个字,或者直接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就是会标。第二届金秋诗会时,奢侈了一把,把所有的入选诗歌印了个折叠式的小册子,让大家眼前一亮,为之欢呼。每一次诗会,参者汹汹,观者涌涌,以至于有一次在群众艺术馆会议室举办诗会。场地人员容纳不下了,防止人再进入发生事故,只好锁住了群众艺术馆的大门。

朗诵的可观性还体现在朗诵者身份的广泛。有一年,铜川市残疾诗人王子安拄着双拐朗诵诗,一上台就博得了一片掌声。第二年,为求深入,市文化局领导特意嘱咐安排工人、农民、干部、学生、解放军等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登台。其它职业选择余地较大,唯解放军稀缺,只有耀县部队军旅诗人苏学杰,本以为苏学杰应穿军装登台,谁知,苏学杰为此激动,特意西装革履,让在门口专门热情等候的我哭笑不得。

金秋诗会的根本意义在于发现和推出了一批作者,著名作家,现在《三秦都市报》的编委王宏哲;著名作家,现任陕西省文联人事处长的刘平安;《铜川日报》原来的记者王永杰等都从金秋诗会走出;这个名单拉长,有一二十个人。铜川市政协原主席袁树英爱诗也写诗,那时刚从部队转业,第一首诗就是在金秋诗会朗诵,并荣获了创作二等奖。

关于金秋诗会,铜川的文学历史,自有它的定位。

八十年代我曾有一篇文章论述金秋诗会,由于说诗,通篇语言诗意了些,现移来结尾一段:“秋的深邃处自有更阔的天,更阔的地,更阔的山,更阔的水。历经了冬的孕育,春的催发、夏的蒸晒之人,定会有切实的体会。满地黄叶满地金,还得往前走。”

这里,我谈的,更多的是对好的文本的期待。诗是文学中之文学,既轻盈灵动,又博大厚重;诗是人类最高尚的精神追逐,既大众,也自我。由此出发,金秋诗会,包括围绕它的种种诗歌活动,核心是文本本身,即诗本身。三十年了,至今仍有印象的,是豆冷伯的《行吟史畔》系列,刘平安的《缄默是黄土地》系列,王宏哲的《浪迹军旅》系列,贺云的《生活依恋》系列,第五建平的《矿山,硬汉狂想曲》系列等等。

今天,铜川有了更多的诗歌活动,无论手段的多样,无论条件的优越,都非当年能比。我参加过若干,每每感觉到它的蓬勃热情。但金秋诗会,仍时常萦绕于心,因为,那时的我还年轻,包括同期的那一拨人。(刘新中)

全站热点
总结过往展望未来 渭南市3校开展期末总结表彰会

2018-02-07 08:22阅读

鄠邑区春节文化活动组委会召开第十三届民间艺术节暨鼓舞大赛工作推进会

2018-02-06 15:08阅读

鄠邑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传达贯彻市委深改会精神,安排全区重点项目及规划馆设计有关工作

2018-02-05 12:24阅读

梦里江山 赏不尽的万般风情

2018-02-03 12:06阅读

石泉:春节慰问356名重点优抚对象

2018-02-01 20:04阅读

澄城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2018-02-01 08:20阅读

汉滨区抓点示范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8-01-30 20: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