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镇围绕“因地制宜拔穷根,因人施策施到位”的帮扶机制,结合各村自身特点,科学布局脱贫产业,制定产业脱贫攻坚计划,帮助困难群众“量身定制”脱贫产业,“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的农业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使一批贫困农户逐步摘掉穷帽子,走向脱贫致富小康路。双星、焦山村形成了以白果种植为主的主要产业,种植白果300余亩,铁炉、二门村依托传统烤烟产业,以老带新带动85户贫困户发展烤烟种植,程扁村依托瑞藤产业园持续发挥脱贫攻坚示范作用,种植樱桃200亩、猕猴桃160亩。
积极推动“三变改革”,创新扶贫产业发展联片经营方式,抓好扶贫产业带动示范点建设。各村通过党支部引领,有效地将一些破碎、分散的农村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整合,农户、村集体入股后成了股东,身份由路人、旁观者变成了合作社的参与者和经营者,与合作社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实现了农户与合作社双赢的良好局面。以焦山贫困村产业发展示范带动为重点,以华伟养猪厂、巴山油茶牡丹、元胡种养殖基地等新型企业为依托,动员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进企务工、订单农业、领养代养、领种代种、贷资入股等多种形式,贫困户签约入股106户,预计每户年增收3500元。
依托企业能人,采取“企业+园区+农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依托能够安置贫困户就业的劳动密集型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程扁、五郎等10个村纷纷成立农业种养殖、苗木花卉、烤烟种植、水产养殖等农业专业合作社14个,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辐射带动近2000人脱贫致富。全镇建立家庭农场21个,带动贫困户159户236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