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军江)自2017年12月以来,市公安局坚持安全第一、严查严整,集中开展拉网式、全方位安全隐患大排查,狠抓行业整治、交通消防管理,落实危险物品重点行业管控,全力维护公共安全。
全市治安部门紧盯“零流失、零打响、零炸响”的总目标,从严从紧加强危爆物品安全监管,严打严防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共排查涉枪涉爆涉危及寄递物流行业721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344处,行政处罚101人。全市交警部门集中开展隐患路段大排查,截至目前,查处酒后驾驶368起、涉牌涉证7612起、客车超员38起,城市道路现场查处违法总量1.8万余起;开展联合执法109次,排查事故多发路段107处,“三乱”“两闯”“三驾”“三车”“两牌”现场和非现场查处总量4.4万余起;通过集成指挥平台查获嫌疑车辆2722辆。全市公安消防部门以高层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农村地区和村(居)民住宅等重点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累计排查重点区域6165处,发现火灾隐患1.1万余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9725处,下发整改通知书3539份,责令“三停”276家,临时查封450家,处罚317家,拘留35人。与上年同期火灾起数下降了81%,死亡人数下降50%,挽救财产损失285.5万元。
市发改委
(记者武茵茵)去年以来,市发改委认真履行对管道保护的监管职责,加强与相关县(市、区)油气管道部门及各管道运营企业沟通联系,多措并举确保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稳定运营。
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市发改委专门成立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组,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应急保障体系、整治清理管道安全隐患、建立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明确了目标任务。
开展培训,强化监管。针对我市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对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专业知识匮乏、安全检查不深入等问题,邀请相关专家组织召开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监管业务培训会。对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从管道安全年度保护方案、安全会议召开情况、安全检查工作开展情况、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节假值班情况、中省市文件落实情况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各县(市、区)管道主管部门夯实监管责任,履职尽责,切实做好油气管道安全监管工作。
制定方案,加强督查。研究并制定了《全面开展我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从安全生产管理、日常运行维护、隐患风险处置、消防安全、应急保障管理等方面明确检查内容,细化检查方案,确保安全检查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截至去年10月底,共开展3次全面检查和2次隐患整改复查。
市消防支队
(记者武茵茵)近日,记者从市消防支队了解到,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支队狠抓基层基础,突出隐患排查,冬防期间未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据了解,全市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府、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先后召开6次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市冬春火灾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和推进。全市各部门逐级签订了《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逐步建立完善街镇、社区、行政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对100余家重点单位、大型房地产公司、大型城市综合体、超高层、火灾高危单位及连锁企业的190余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专兼职消防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深入开展“红手套”暖冬行动,进村入户,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共享消防安全红利,进一步加强自救队伍建设,强化火灾防范。
截至1月8日,累计排查各类单位6165家(次),发现火灾隐患10437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9724处,下发整改通知书3539份。加强灭火救援装备的配备工作,指导各地有效运用高效灭火泡沫药剂,为我市火灾安保奠定坚实基础。
市工信局
(记者王军江)2017年,市工信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了我市民爆行业零事故零伤亡,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2017年初,市工信局与各县市民爆行业、工业企业主管部门及各民爆生产、销售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在开展民爆行业“打非治违”隐患查治专项行动中,会同县市民爆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范围内的民爆生产、销售企业进行专项安全大检查。及时组织各县市民爆行业主管部门与属地企业签订承诺书,明确要求企业能保证安全才能生产,不能保证安全就停产,确保十九大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及应急预案设置和预案演练工作,全市民爆生产、销售企业均按规定设置了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各种预案演练工作。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市工信局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狠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严格遵守监督检查制度规定,协同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确保渭南市民爆行业、工业企业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渭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质监局
(记者武茵茵)全面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力确保在用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去年,市局对辖区内特种设备开展严格的督查检查,抽查各类设备2497台。县级局共检查使用单位1415家,检查特种设备1.6万余台,完成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363起,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81余份。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岁末年初,按照省质监局、市安委会要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周密部署,分阶段全面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和问题大整治。针对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和十九大召开的重要时期,及时向各县(市、区)局印发了“双节”、十九大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重点对化工企业、大型游乐设施、气体充装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进行检查,排除了安全隐患。按照“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盲点,不能有任何一个疏忽”的要求,对相关使用单位走到、看到、问到、检查到,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坚持特种设备事故“零报告”报告制度,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市商务局
(记者王军江)近日,市商务局对城区各农贸市场、加油站点、大型批发市场等逐一进行安全隐患检查,重点对人员密集区域电器线路的隐患做了排查,确保商贸流通重点场所和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各县(市、区)商务部门配合安监等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隐患排查,包括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加油站(点)和危化品存储运输等相关行业,并配合消防部门做好电器火灾治理工作和冬季火灾防控工作。同时,全市商务部门高度重视大雪低温天气带来的灾害影响,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指导商品交易市场、商贸服务企业等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工作,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全力消除事故隐患。
今后,市商务局还将继续落实包联分片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领导督促包联片区落实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商务稽查支队职能作用,开展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执法整治范围,为创建平安渭南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