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向辉
乡村的冬天,田地里蒙着一层厚厚的雪,冬日的暖阳下,望着一排排整齐的核桃树,阳郭镇大王村党支部书记赵虎一脸笑容:“我们大王村,成立渭南依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党支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流转土地130亩,种植核桃发展林下茶菊产业,带动贫困户251户,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自然采摘、网上托管为一体的核桃林下茶菊种植示范园。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阳郭镇大王村是临渭区以贫困村建设园区助力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胆量,自我发展能力弱,是摆在贫困户面前的共同障碍。为让村村有园区,户户有产业,家家添收入,2017年以来,临渭区通过在全区81个贫困村建设产业园区,通过公司运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结合地区资源禀赋,突出示范效应,精准滴灌,精准施策,科学引导群众发展培育增收产业,群众参与分红得到稳定收入。
目前,全区81个贫困村均已成立村集体公司,现投入运营的有25个公司。这些村集体公司多根据自身的农业优势规划园区,发展产业,这进一步增强了贫困村农业的发展后劲,更好地引导农民增加对土地的物质投入,引导科技兴农,从而增强农业发展潜力,使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强与弱,直接关系着扶贫工作的好与坏,百姓生活水平的高与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村村村有园区,户户有产业,家家添收入。通过乡村两级集体经济逐渐好起来,有效地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临渭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