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不歇脚的“贴心书记”——记富平县淡村镇都村村“第一书记”王喜娟

2018-01-10 08:42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王能力通讯员王腊梅王维

“王书记,进来喝口水!”

“王书记,歇一会儿再走!”

寒风萧萧,雪花飘飘。走在村中的村头巷尾、农家院落,一声声热情的招呼,一句句真诚的问候,时不时地飘向耳畔。乡亲们口中的王书记也面带笑意,频频向大家问寒问暖,融洽而温暖的场面,一驱隆冬的严寒……

这位王书记,是富平县政协派驻淡村镇都村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王喜娟。

“停不下”的第一书记

“张拴柱儿子身体虚弱,儿媳智力障碍,孙女上学……”“贫困户王丙涛,女儿患病……”“赵正科媳妇瘫痪在床,未办理残疾证……”在王喜娟的办公桌上,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见证了她的工作轨迹和心路历程。

熟悉王喜娟的乡亲们都知道,这是她靠着“不歇脚”的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去年5月,王喜娟带着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来到了都村村。从驻村的第一天起,王喜娟就把熟悉、摸清村情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登门入户走访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为尽快得到党员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她将“第一书记服务连心卡”发给村民,方便群众联系。她视村民为亲人,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走组入户详细了解村情民意。

王喜娟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忙起来难免有疏漏,所以干脆找个笔记本把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一一记下来,随时可以翻看,熟记于心,以便“对症下药”。

“喜娟书记的执著精神深深打动了我!”都村村党支部书记姜美海说,村里贫困户分布并不集中,点状分散,王喜娟风里来雨里去,就停不下来,不歇脚地走家进户,探情况摸底子,为每一名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专属”脱贫方案。

“接地气”的第一书记

王喜娟不仅仅是个腿脚闲不住的人,更是一个“脑子”闲不住的人。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王喜娟深知,要想带领都村村贫困群众彻底脱贫,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这才是“第一书记”给村里留下的“永久性的财产”。王喜娟的脑子里思考着,盘算着,谋划着……了然于胸后,她决心通过提升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战斗力来打开“一切工作”的突破口。

“战略既定,立即行动”。在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支持协调下,王喜娟从完善党建制度入手,细化健全了“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和“党支部会议”等十余项规章制度,调动了村里党员的积极性,村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产业是挖掉贫困群众“穷根子”的长久之计,作为党支部该怎么办?在王喜娟的“策略”下,都村村采取“党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将社会捐赠扶贫资金中的6.5万元,以65名贫困户的名义入股企业,使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有效破解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的“瓶颈”。争取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80万元,结合村情,开办村集体经济实体——旅游服务型餐厅和超市,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目前已经完成了选址、设计和公司注册。

如何发挥党员队伍中“技艺超群、能征惯战”的“能人党员”作用,让他们带领贫困群众“冲出突围”,告别贫穷?王喜娟洞察秋毫,知人善用,发动和鼓励村里的“能人党员”与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形成了“能人带着群众走”“群众跟着能人去脱贫”的“党员+贫困户”的扶贫发展模式。

“好人缘”的第一书记

王喜娟的好人缘,在村里是人人皆知!

“王书记,快看,我做的拉条子,一会给你吃!”贫困户张拴柱的儿媳妇用吐字不清晰的话语,表达着乡亲们最淳朴的感情,热情地拉住王喜娟的衣角留在家中吃饭。

这干群交融的暖人一幕,让人看了无不动容。随之,也难免让人心生疑窦:“王喜娟的好人缘从哪里来的呢?”说起王喜娟“好人缘”的故事,用都村村乡亲们的说来说———“有好几箩筐呢!”

来自政协机关的王喜娟,把“看家本领”发挥到了极致,为乡亲们“招来”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里面不乏诸多“功成名就、实力雄厚”的企业家和实业家。于是,王喜娟当起了都村村的“外交家”和“友好使者”。

去年6月6日,对于都村村的贫困群众来说,是个让人难忘的好日子!这一天,政协委员帮扶都村村贫困户对接会议如期召开,10名政协委员“一对一”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共出资15.1万元,帮助贫困户购置黄牛、母猪,搭建牛舍,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政协委员、房地产商慷慨解囊,为贫困户出资修建厨房、洗澡间、硬化地面、粉刷房屋,改善人居环境。11月30日,深圳爱康美诺公司捐赠都村村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签约暨股权证发放仪式隆重举行。19户65名贫困户按每人1000元股金入股陕西富四方柿业有限公司,使资金变股金、贫困农民变股东,每年每人可获得100元保底分红,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

这样的事,在都村村经常上演着——唐城医院为都村村贫困户免费体检和义诊咨询,赠送防暑降温小药包;陕西省总工会为都村村捐赠图书529册;老板厨房电器公司携带米、面、油、棉被等过冬物品入户慰问贫困户;县政协出资为11户贫困户购置了家具;驻村干部争取项目资金,对都村村西云组1.6公里的巷道进行了硬化,帮助贫困户申办了残疾证和轮椅,自费为贫困户捐赠了大米、菜油、毛毯等生活用品……

扑下身子、找准症结、攻克难关、树起口碑,王喜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的担当与责任。而又有谁知道,她为此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甚至是病痛的折磨。长时间伏案工作,腰椎病情加重,不顾医生的“通牒”劝告,刚下针灸治疗床,又行走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因为村室潮湿寒冷,又患上了风寒型膝关节炎,病发之时走路一瘸一拐……

而这些,并没有难住这位外貌看似娇柔、内心却坚强的女书记,时刻把群众的冷暖记挂心中,把村里的发展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用一个娇柔女性的肩膀,挑起了驻村“第一书记”的神圣使命。

全站热点
@安康籍大学生 市政府邀你来见习

2018-01-09 20:07阅读

蓝田县召开县委工作务虚会议

2018-01-09 12:05阅读

周至:集贤产业园认真传达贯彻委十七届四次全会精神

2018-01-08 16:16阅读

长安东大街道迅速传达区委三届五次全会、区政府十八届二次全会精神

2018-01-06 16:31阅读

碑林张家村街道西何社区接待滨州市滨州区考察团

2018-01-05 11:12阅读

辞旧迎新 大爱传承----西安市鄠邑区首例遗体器官捐献成功

2018-01-04 10:19阅读

长安东大街道组织召开扶贫政策业务培训会

2018-01-02 20: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