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上下聚焦追赶超越,撸起袖子实干,经济发展稳中有优,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50亿元,同比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00亿元,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24亿元,增长19.5%。以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为标志,宝鸡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去年以来,我市狠抓项目建设,坚持把良性投资作为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结合点,实施追赶超越重点项目443个,年度投资额增长50.6%,预计全年完成投资960亿元。吉利36万台汽车发动机下线、24万辆整车生产线二次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华润丰台山10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法士特100万台轻卡变速器、阳平铁路物流基地、陕汽控股全系列商用车暨新能源基地等项目顺利开工,150万吨甲醇二期项目、蔡家坡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航天7107项目、泰华物流产业园、陇县羊乳协同创新发展园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强力推进工业强基“六大工程”,实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技改重点项目96个,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据了解,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率先转型,吉利整车项目技改完成,其配套企业已达40多户,预计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一倍多,带动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4%。全市22个机器人产业项目持续发力,秦川机床成为国内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产品系列最全供应商,“宝鸡智造”迈入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发展也出现了强劲势头,东岭集团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61位,预计非公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0.6%。
精准招商引资,成为去年经济加快发展的主推手之一。我市先后策划组织了工业招商季、主题招商、专题招商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全市小分队招商达1486次,在建招商引资项目848个,预计到位资金1192亿元。同时,积极争取推动了综合保税区、宝鸡机场、宝汉巴南铁路、吉利甲醇汽车等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
我市还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成本、激活了各类要素、激发了市场活力。去年全市累计减少了61%的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取消和停征了行政事业性收费233项、政府性基金5项,前10个月共为企业减负27.2亿元;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3722户,项目在线申报、办结数跃居全省第一。全市上下形成了众志成城、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为综合实力迈上大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报记者王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