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2017年宝鸡残疾人得到哪些实惠?

2018-01-09 17:56  宝鸡日报

本报记者刘亚媚

2017年刚刚过去,回顾这一年,市残联坚持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工作,将各项惠民政策用足、用活,不断增强残疾群众的获得感。

困难和重度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

对6.65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8周岁以下每人每月100元,18周岁以上每人每月60元;对2.47万名1-2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其中一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20元,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80元。

同时为3.9万名参加养老保险的残疾人给予补贴,为1944名残疾人专职委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贫困残疾人有特惠扶贫项目

针对全市建档立卡残疾人户,市残联实施残联特惠扶贫项目:①贫困残疾人优先享受残疾儿童、精神残疾人精准康复救助项目及脑卒中后遗症、骨病、眼病残疾预防救助项目,免费配发辅具;②采取入股分红和基地协议帮扶两种模式,指导省、市残疾人示范扶贫基地帮助残疾人家庭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家庭脱贫增收;③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免费开展技能培训 ,鼓励其自主创业;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优先对贫困残疾人开展寄宿、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解放其家庭劳动力。

救助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

把所有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加大资金补贴力度,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比例达82.12%,名列全省第一。为1245名精神残疾人和545名听障、智障、脑瘫残疾人、孤独症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为7000名脑卒中后遗症、白内障、骨病等患者实施了残疾预防重点干预项目。启动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在陇县、金台区开展省级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试点。

培训残疾人再就业

建成宝鸡残疾人培训就业信息和服务平台,完善服务项目和内容,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注册宝鸡阳光盲人按摩商标品牌,对52家已建成的会员店进行规范化管理,新建盲人按摩连锁店11家。建设宝鸡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建成省级残疾人培训、集中和辅助性就业基地6个。举办残疾人培训班112期,培训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5600余人次。

200户家庭无障碍改造

市残联按照“连片改造、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确立了全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在认真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年度200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

筹建残疾人文化团体

加快推进残疾人文艺活动社团化发展,促进残疾人文艺活动向基层延伸,岐山、千阳、陇县、凤翔、麟游等县区筹建了残疾人文艺团队。组织开展了残疾人文化周文艺汇演、残疾人观影、残疾人艺术汇演、助残书画摄影作品展、残疾人象棋比赛、特奥运动会、趣味体育等活动,进一步活跃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为228名不易出门和家庭困难的重度残疾人提供了居家康复体育服务。

辅具适配更周到

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配送中心完成申请配送网上服务平台建设和手机应用系统开发,充实了评估适配专家库,对152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和辅具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使适配辅具更加合理、科学、规范。线上线下共为4767人配送辅具5040件。

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1409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不仅使他们得到精心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还缓解了其家庭照护和经济压力,释放了家庭生产力。有31名残疾人在宝鸡市南苑老年公寓、宝鸡伟芝堂姜炎老年公寓、宝鸡市福乐老年公寓进行集中托养,市残联按照各机构中标价一半的标准给予补贴;为93名残疾人提供在这3个机构的3个月免费托养,市残联按照每人4000元标准对机构进行补贴。另外,为555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为730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

全站热点
郑光照主持召开二O一八年市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 研究全市经济指标增长等工作

2018-01-09 13:09阅读

为居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碑林区组织力量除雪除冰

2018-01-08 21:54阅读

周至县参加全市除雪保安全视频会议

2018-01-08 10:30阅读

回望2017 你的愿望实现了吗?

2018-01-06 08:21阅读

第二届“三秦悦读”主题征文活动评奖结果揭晓

2018-01-04 20:08阅读

临潼穆寨街办穆寨村首场“不等不靠自强道德扶志大讲堂”圆满举办

2018-01-03 18:20阅读

丹凤加快实施市级“十件大事”涉及项目

2018-01-02 13: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