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能力通讯员王腊梅同双龙
“俺们村王书记啊,好得很……”在富平县梅家坪镇车家村一提起驻村“第一书记”王磊,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乡亲们口中的王书记不是车家村人,也不是咱“老陕”,他是从位于“天府之国”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来到车家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四川人。人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王磊,偏偏来到了千里之外的车家村,把好男儿的志向诠释在了乡村扶贫道路上。
建阵地强堡垒党员队伍焕发新活力
“王书记,现在支部开会也不通知我,是不是组织把我忘了?”走马上任之初,王磊走访全村党员“摸底”时,一位老党员拉着王磊的手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磊深知,车家村要脱贫最关键的是要建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打造出一支具有“善打硬战”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路。
然而,村里原有党员活动场所条件简陋,“阵地不强,何以锻造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王磊及时把村里的情况汇报给了千里之外的院领导。院领导十分给力地当即拍板:“拨付30万元,建村室、修广场,给全村党员建造一个全新的‘练兵阵地’……”
2016年初,一个新村室、新广场展现在车家村乡亲们的眼前。“从此之后,我们有‘家’了!”党员们感慨万千,激动不已。
与此同时,王磊组织购设备,配齐硬件;制作标牌,让制度上墙;梳理资料,形成规范化。不久,车家村党建工作外在形象焕然一新。“软件建设”更不含糊,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抓班子,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团结班子,交心通气共同调动村民的增收积极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磊的带动下,车家村两委班子精神状态明显转变,“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重实干”的氛围逐步形成,凝聚力和号召力大大提高,一支精神焕发、生机勃勃的党员队伍建起来了!
抓产业助脱贫村里发展注入新动力
王磊觉得,车家村加快贫困群众脱贫的时机到来了。
车家村北与铜川市耀州区毗邻,南又与觅子接壤,210国道穿村而过。全村耕地面积2860亩,其中苹果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而且60%是早熟苹果。然而,果品销售难成了群众增收的瓶颈。
“栽下梧桐树,不怕引不来凤凰栖,建一个果品交易市场,让客商主动上门收购果品……”想法一出,他随即与梅家坪镇领导以及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商讨,并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领导作了汇报,邀请院领导到村考察。经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院领导决定该项目设计方案交由院内集团公司完成,并在资金上全面帮扶。
去年5月初,一个投资240万元、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的果品交易市场建成投入运营,来自鄂尔多斯等全国各地的客商在这里收购樱桃7万多斤。与此同时,依托果品市场大力推广电子商务,成立了大大果园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渭富塬”商标,与客商签订了长期合同,淘宝店和微店也正式上线运营。去年,网上销售樱桃近2万斤,有效解决了果农销售难题。
好事一个接着一个来到车家村。目前,联系洽谈的畜牧养殖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已经迈出实质性的一步,2000吨果品库和9公里生产道路已落实到位……
用真心暖民心乡亲们心里“热烘烘”
“唯有把自己一颗滚烫的心交给群众,群众才会把你当成家里人!”王磊心中火一般的“亲情”,感动了车家村的乡亲们。
村民朱双朝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劳动能力基本丧失,全家人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两个孩子趴在床边做作业。见此情景,王磊眼圈发红,心里发酸。贴满奖状的墙面,让他心里稍感欣慰。交谈中,朱双朝一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话,让王磊内心为之一振,他顿时萌发了“结对助学”的想法,并积极向院领导汇报。院里不少爱心人士得知后,热情高涨,纷纷向贫困学子伸出温暖的双手。
“活了这么久,第一次有人对我这么好!”朱双朝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激。
“亲情帮扶”的故事还没有到此结束。“如何进一步激发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信心呢?”他心里思索着,盘算着。突然,王磊眼前一亮:让孩子到自己的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参观学习,用“事实说话”,让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亲身感受“学习的前景”和“知识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院领导的支持,总是让人那么感动!院领导不但同意了他的建议,还指派专人负责安排“孩子参观学习的一切”。去年的寒假和暑假,在王磊的牵线促使下,来自全县贫困家庭的60名孩子,分两批走进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感受外面世界的纷呈和精彩……
“‘第一书记’就要为农民办实事,不浮夸、不张扬、不搞花架子,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王磊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驻村干部的实干精神,“下一步,我们将建设一个年出栏1200头的生态养猪场,鼓励村民种植中草药茵陈,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车家村成为一个富裕幸福村……”采访即将结束,王磊这样向记者描绘着车家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