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石柱劳务合作社为村民致富牵线搭桥

2018-01-09 08:35  铜川日报

近年来,耀州区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农民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寻求新的就业出路。时下,越来越多的劳务合作社为农民增收致富牵线搭桥。2017年,耀州区石柱劳务专业合作社有效整合农村劳动力资源,帮助农村居民充分就业,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走进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的石柱劳务专业合作,村主任秦红梅正在筹划下期电子商务培训事宜,前不久他们刚刚完成了86人的果树管理培训。

“到合作社搞搞卫生,做做小工蛮好。”石柱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一些尚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就闲不住了,纷纷到合作社申请寻找新工作。合作社办公桌上的文件夹里放满了社员登记表,除了民族、文化程度、年龄外,还登记了社员特长和生产设备。秦红梅翻出几张申请表告诉记者,根据这些表上的信息,在寻找和安排劳务时,合作社就能充分利用资源,总能让群众找到合适的活干。“现在农村有技术的年轻人都外出了,在村里务农的人员年纪都比较大,不好找工作,劳务合作社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培训,掌握就业、务农的相关知识,有活干活,没活学习。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他们掌握更多的劳务技能,这样就有更多社员就业了。”秦红梅说。

2017年3月,在携众劳务公司的引导下,石柱村村委会集体牵头成立了石柱劳务专业合作社,为农村闲置劳动力“找工”当起了“牵线人”。社员们春天在家手工编织,夏季果树修剪、疏花疏果,秋季摘苹果,冬天的剩余劳动力就近打工。还有人全年把心思用在电子商务上,卖衣服和农产品,社员们都说:“在合作社,只要肯干就能挣上钱。”

石柱村贫困户黄安群,家里有五口人,以前家里的收入主要靠几亩玉米和丈夫在外干些零活。孩子上学,老人有病,夫妻俩文化程度低,又无一技之长,生活的压抑让黄安群经常一脸阴郁。合作社经过认真分析后,鼓励她发展苹果种植,对其进行技术培训。2017年,黄安群和丈夫参加了合作社里的三次果树培训,并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苹果园。

“以前就想往种植苹果上发展,但是没技术,不太懂。再加上丈夫为了挣钱就得出去找活干,现在加入合作社了,我把丈夫叫回来,一方面他和我一起在家参加培训务果园,另一方面合作社也能给他介绍附近的工作。既照顾了家里还把钱挣了,我咋能不高兴,现在每天睁眼,感觉浑身都充满劲一样,我相信我肯定能靠着苹果园脱贫致富。”黄安群说。

像黄安群通过参加培训、确定发展方向,增加收入的社员还很多。石菊红就是其中一个。“家里的耕地都流转出去了,平常在镇上经营一个百货商店,收入刚够维持生活,一年下来也攒不下啥钱,合作社开第一次电子商务培训我就参加了,听完课后我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觉得电子商务很适合我,就开了淘宝店。”石菊红边浏览着网店信息边介绍到。

去年6月份,石菊红的淘宝店火了,围绕着一款女装,石菊红把它做成了“爆款”。半年时间,仅这一件衣服,销售额就达到了四万元。石菊红向记者说:“我能达到现在的成绩,多亏当时参加了合作社的培训。我从一个连微信都没有的人,到现在竟然成了淘宝店主,还挣了不少钱,有时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石柱劳务专业合作社自2017年3月成立以来,吸纳镇内现有劳动力、有就业愿望但难以寻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农民加入,自愿联合,帮助农村闲置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成立农村劳务合作社是为了促进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秦红梅说。

截至目前石柱劳务合作社劳务输出200余人次,培训400余人次,“随着农村管理服务体制不断完善,农村劳务合作社将发展成为农村劳动力学习培训、就业创业、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本报记者 郭雷 李由)

全站热点
看到流浪人员请您打电话3535199

2018-01-08 20:43阅读

阎良区农林局全力以赴抗雪灾保生产

2018-01-08 10:47阅读

长安东大街道迅速传达区委三届五次全会、区政府十八届二次全会精神

2018-01-06 16:31阅读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切实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为头号工程抓紧抓实

2018-01-05 11:41阅读

让当事人住有所居 汉台法官“人性化”执行获赞

2018-01-04 11:58阅读

元旦期间铜川市实现商品销售额约1.308亿元

2018-01-03 08:20阅读

迎新年 铜川更有“文化味”

2018-01-01 11: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