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建立了由区级领导挂帅、13个部门参与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实施意见和任务清单,将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等10项建设内容细化分解到16个部门9个镇办,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和“一季一督”点评内容,建立了“月考核、季通报”和部门联动、镇办为主的协调推进机制。在国省道、县道和村内主干道等重点区域,高强度、全覆盖实施“整治农村环境、优化旅游环境”集中开展整治“五象”“五堆”“五乱”“五污”等活动,定期开展环境整治评比检查,确保农村环境整治见效。
该区落实8500万元项目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新建污水处理设施2套,铺设污水管网4公里,为镇村购置垃圾桶10187个、垃圾转运车214辆,收集箱209个,新建垃圾中转站3处,清理垃圾13万吨,保护饮用水水源地32处、完成28个贫困村安全饮水项目,落实区级河长11名、镇办河长49名包抓8条河流和39处河段,新建和完善镇村级道路52公里,完成义务植树65万株,使全区村庄绿化率达39%,安装农村道路和公共场所路灯3700盏,极大地提高了村庄亮化率。
该区以贫困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国道317旅游环线、风景线、观油菜花海线路建设为重点,整合各方力量,广辟融资渠道,深入实施农村风貌改造,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26个村获得了省级农村综合整治示范村称号,70个村达到清洁乡村创建标准,命名表彰了花果等8个美丽乡村宜居村。
该区还加强宣传引导,确保群众参与。设立环境整治项简介牌、制度牌和示范村牌67个,印发宣传手册7476份,举办环境卫生知识讲座300余场,拍摄美丽乡村专题宣传片滚动播放,在14个村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活动,镇村按月开展卫生大检查大评比活动,形成了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