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弋戈
近年来,留坝县坚定不移推进旅游“一业突破”,抢抓机遇,突破难点,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西成高铁的通车,宝汉高速坪坎至汉中段开通运行,留坝县将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抓“双高”发展的新机遇?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记者:请您结合县上具体实际,谈谈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
许秋雯: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中增加了“美丽”二字,将绿色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我看来,这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加全面系统的阐释。对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美丽留坝,我有三点体会。一是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我们将矢志不渝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建设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的旅游“一业突破”发展道路,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坚定做特做优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打响留坝“土”字号优质农产品品牌,确保县域经济始终沿着科学道路发展。二是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美丽留坝是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是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总和。我们将紧紧抓住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我们将持之以恒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4.7万留坝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三是始终保持直面矛盾勇于担当的精神。近年来,为了保护好留坝这片青山绿水,我们建立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源头上限制和规范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确保了留坝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记者:高铁开通备受关注,加之宝汉高速坪坎至汉中段开通运行,极大改善了留坝的交通环境,请问留坝县在“双高”开通前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许秋雯:西成高铁和宝汉高速坪坎至汉中段建成通车后,将推动留坝旅游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也将面临人流、物流大量涌入的考验。为此,我们早在几年前,就着手应对高铁、高速时代的到来,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推进全域旅游。坚持以建设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的旅游“一业突破”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紫柏山国际滑雪场、栈道水世界、张良庙紫柏山5A级景区等核心景区建设,培育体旅、文旅、农旅、教旅融合等新业态,深化旅游体制改革,推动“全民参与、全产业链融合、全地域打造”的全域旅游迈上更高发展水平。二是提升接待能力。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服务,先后打造了老街文化旅游街区、老街书吧、木工学堂等一大批旅游新业态。最近,我们与国内外顶尖团队合作打造以高端特色民宿为代表的度假产品,大力推进闲置房开发利用及农家乐改造提升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接待服务能力。三是扮靓城乡环境。从2012年起,我们连续5年投入近3个亿,全力推动“精美留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垃圾、污水、河流、道路得到长效治理,城乡环境彻底改变,为留坝的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高铁开通优化了我市的交通格局,请问您是如何理解“高铁后时代”的?您怎样看待高铁开通给留坝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许秋雯:西成高铁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汉中的交通条件,加速了汉中与西安、成都等周边大城市的全方位沟通交流与融合。对留坝而言,宝汉高速坪坎至汉中段的通车,高铁与高速的融合对接,使得留坝的外部交通环境极大改善,长久以来制约留坝发展的最大瓶颈将彻底破除。“双高”时代来临,对我们来说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未曾有过的挑战,更是一次全面的检验。我们将科学判断、积极谋划、有效应对,让旅游产业全面提质增效、快速腾飞。
记者:关于明年及今后的工作,请谈谈您的思考。
许秋雯: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县委提出了推动旅游产业由“做大”走向“做强”,将留坝打造成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汉中旅游新核心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集中力量补齐短板,着力提高接待服务水平。重点是加快高端特色民宿、家庭宾馆、农家乐提升改造等工作,确保到留坝来的游客能真正留得下来。第二,提升核心景区的品位。我们计划是打造1个5A景区,1个国家级休闲度假区,4个4A景区。第三,推进全方位多层次产业融合。围绕“旅游+”做文章,促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实现增收致富。第四,实施全域景观化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1950年代”文化主题定位,把县城打造成文化特色显著、旅游产品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全域旅游综合体。同时,计划投入1.6个亿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全县75个村的特色村庄改造提升工作,把17个中心村建成景区,29个重点村建成景观节点,对29个普通村进行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