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小茶叶成就脱贫攻坚大事业

2017-12-20 11:57  汉中日报

开栏语

发展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奠定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坚实基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报道我市产业扶贫典型经验、先进人物,晒成绩、展亮点,进一步激励和调动全市上下抓产业脱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报与市农业局联合开设“脱贫攻坚看产业”专栏,全力营造抓产业、促攻坚的浓厚氛围。

我市把发展茶业作为精准脱贫的重点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叶突破”,坚持不懈“扩规模、优品质、塑品牌、提效益”,茶叶已成为我市乃至全省的区域性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了近百万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汉中属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小、散、弱,农民脱贫致富缺乏产业支撑。为破难题、补短板,200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决定,吹响了发展茶产业的冲锋号,推动汉中茶业跨越式发展,建成了汉江以南、巴山以北百万亩生态有机茶产业带,构建了产加销一体化的茶产业体系,茶业已成为覆盖面最广、产业链最长、综合效益最好、带动能力最强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113.2万亩,占全省的49.1%,茶业综合产值280亿元,从事种茶、采茶、制茶、卖茶的居民近30万户、100余万人;10年来,有18万户贫困户、60万贫困人口因茶而脱贫,8万户、30万人因茶走上了致富路。“小茶叶扛起脱贫致富的大梁”。

收益率高、覆盖面广,茶树成为农民群众的“脱贫树”。地处巴山腹地的西乡县江榜村,过去是一个资源匮乏、产业薄弱、集体经济空壳的贫困村,10年前开始种茶,如今已建成3800亩生态观光茶园,全村603户农户中99.6%从事茶叶生产,户均茶园6.3亩,每亩产值6170元,净收入3600多元。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30元,高出全市3775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美丽乡村旅游精品村、因茶而富的产业明星村。茶叶种植覆盖面广,汉中绝大部分地方是茶叶适生区,种植技术简单,进入门槛低,便于群众参与。目前,茶叶种植已覆盖了全市8个县、112镇、894个村、80万茶农,从事茶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76万户、5.06万人。种茶是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产业,前三年需投入种植、管理等费用合计约5000元,投产后亩均年产值4500元左右,净收入达3000元,两年左右可收回成本,素有“一亩茶十亩粮”的说法。近年来,我市开发黑茶、红茶、茯茶等新产品,每亩茶园再次增收1500元以上。人均一亩茶园能基本脱贫、两亩茶园能稳定脱贫。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茶叶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茶叶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随着汉中“高铁时代”的到来、汉茶市场的开拓,茶旅融合将蓬勃兴起,预期综合产值将突破千亿元。

聚集度高、产业链长,茶业搭建起三产融合的“桥梁”。茶业是汉中农业六大绿色循环产业中链条最长、体系最健全的产业,涉及良种培育扩繁、茶园建设管理和茶叶采摘、加工、包装、销售,以及茶楼茶艺、观光休闲等10余个环节和多个配套产业,它们相互依存、融合发展,已形成了“三化同进”的发展格局,一批茶园已初显田园综合体的雏形。全市千亩、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茶园分别达到20.7万亩、10.5万亩,分别占茶园总面积的18.3%、9.3%;建成茶叶“一村一品”专业村71个,其中国家级3个;建成标准化示范园25万亩,获有机认证茶园8.9万亩。发展茶叶加工企业918个,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9个,形成了东裕、鹏翔、千山、绿娇子、汉山等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加工业龙头,建成清洁化生产线102条,全市茶叶加工业产值140亿元,增加值12亿元。加大茶叶新产品研发力度,逐渐发展起汉中绿茶、红茶、茯茶,开发了茶多酚、超微绿茶粉和茶食饮品、茶化妆品、茶保健品等,带动了肥料、机械、印刷、包装、茶器具等相关配套产业兴起,促进了产品多样化、产业多元化。依托优美的茶园风光、深厚的茶文化,建成了东裕、江榜、罗镇、羌州等一批休闲体验观光茶园,鹏翔茶业丰河示范基地、千山茶业玉皇观茶园先后入选“中国30座最美茶园”,“东裕茗园—枣园湖—樱桃沟”旅游线路入选“全国精品茶旅线路”。汉中茶业由一产向二三产全面拓展、向文化旅游逐步延伸,实现了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2016年,茶产业链中一二三产业贡献产值比为1:2:4,贫困户在二三产增值中人均增收近2500元。

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发展茶产业实现“一业多赢”。茶产业不但经济效益高,而且与生态、文化、社会建设相得益彰,综合效应显著。茶园具有固土保水、美化环境的功能,种植茶园是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的重要选择。全市通过种植茶叶实现退耕还林15万亩,治理改造荒坡荒地13万多亩,保障了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建设,促进了陕西最美城市建设。近年来,我市积极挖掘茶历史文化内涵,支持茶歌、茶舞、茶诗文、茶书画、茶戏曲、茶影视等创作,建设汉茶博物馆和茶馆、茶坊、茶楼等一批设施,打造了特色茶文化休闲旅游景区景点,茶文化茶经济日益兴盛,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了旅游文化名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

(市委政研室市农业局)

全站热点
周至: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全虎深入尚村镇检查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效能考核工作

2017-12-20 08:59阅读

郑光照在市政府办机关党委第一支部组织生活会上要求 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 努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2017-12-19 13:22阅读

临潼区旅游局扎实开展扶贫帮困 助力脱贫攻坚

2017-12-18 17:28阅读

商南“一约四会”移风易俗促脱贫

2017-12-16 12:14阅读

买一箱爱心苹果相当于为柏树塬村的贫困户捐20元

2017-12-15 08:40阅读

安康市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信访事项排查化解

2017-12-14 08:04阅读

长线游:热带境外休闲游升温

2017-12-12 18: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