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建平 李荷
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镇包村干部这4支力量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今年以来,汉台区委宣传部驻汉明村扶贫工作队暨临时党支部整合“四支队伍”,凝聚各方合力,促使该村基础设施得到大改善、贫困户增收有了大提升、群众精神面貌有了大改观。整合队伍形成强大合力
汉明村地处汉台区北部浅山丘陵区域,自然禀赋较差,主导产业为柑橘种植,产业单一,信息相对闭塞。“四支队伍”整合前,该村部分通组路尚为土路、农产品产量质量不稳定、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不足,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贫困户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脱贫攻坚任重道远。组建一支年富力强、善于谋事干事的开拓型扶贫“尖兵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今年初,汉明村将“四支队伍”中的党员全部纳入,组建了临时党支部。针对该村市级帮扶部门为市财政局,美丽乡村市级包扶部门为市交警支队,特将市财政局驻村干部、市交警支队帮扶干部也纳入“四支队伍”,统一形成帮扶工作队,并从帮扶工作队中选出张小刚担任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由队长统一调配各方力量,对驻村帮扶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四支队伍’整合后,各方帮扶力量用力无序的状况彻底得到了解决。我们实行每周一例会、大事临时召集会议制度,大家共同研究决策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大事项。建立的临时党支部,形成了高效的协调、议事机构,形成了各方施力、共画‘同心圆’的强大合力,为整合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多规合一以及项目资金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队还针对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积极加强对帮扶干部的培训,通过短期培训、以会代训等,让所有帮扶干部熟悉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和群众工作。”采访中,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小刚说。
夯实责任“叠加”帮扶力量
工作中,“四支队伍”细化包帮责任,在全面夯实区委宣传部、镇村每名帮扶干部帮扶1至3名贫困户责任的基础上,结合驻村“四支队伍”暨临时党支部党员长期驻村、情况更明、和群众感情更深的实际,全面推行“四支队伍”干部包片、包最贫困群众,临时党支部党员、汉明村党员包贫困户的“叠加”帮扶机制,变普通帮扶干部不定期上门帮扶为“四支队伍”全天上门帮扶。今年夏忙期间,原本帮扶李正焕家的张小刚,在了解到另一户贫困户李桂杰老两口均住院,收割庄稼缺劳力的实际,主动带领工作队上门帮助李桂杰家收割庄稼。中秋节前夕,“四支队伍”又组织包扶干部上门为贫困户送月饼,让贫困群众时刻感受到自己有人帮、有人管。通过这样的多次引导,一大批帮扶干部自掏腰包帮助贫困户买鸡苗、搞销售、联系医疗专家上门义诊,形成了大家相互比谁的帮扶用情深、谁的帮扶成效好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