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记者从全市渭河水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即日起我市全面启动渭河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探索水流产权确权的路径和方法,重点解决所有权边界模糊、使用权归属不清所致的渭河保护、监管不到位问题。
渭河宝鸡段干线长214公里,面积260平方公里,流域包括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高新区、眉县、扶风县、岐山县。目前,宝鸡段渭河河道内土地权属涉及多个单位,还有大量的景观、湿地、农田,总体情况较复杂。开展渭河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就是为了解决渭河水流、岸线等水生态空间边界模糊、权属不清、水资源和水生态空间保护难、监管难的问题。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市印发了《宝鸡市渭河水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我市将以渭河水流、岸线等水生态空间为独立的登记单元,开展宝鸡段渭河水流自然资源基本状况、所有权登记工作,及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登记信息关联。编制宝鸡段渭河水流自然资源登记单元附图,建立登记信息库。
副市长王宁岗出席会议并讲话。王宁岗指出,解决好渭河生态治理问题,对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巩固生态名片有决定性作用。渭河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没有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和成熟模式。全市各相关部门、县区要提高政治责任感,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全力以赴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试点任务落实落细。
本报记者岛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