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华斌 周洁)正月是新年,幺姑进花园,手拿花籽撒满园;二月是花朝,那花儿生起了,我吩咐梅香把水浇;三月是清明,花儿长成林,我吩咐梅香把粪淋......在石泉县饶峰镇新华村17组的一个山坡上,一位农夫一边锄地,一边高声歌唱,歌声回荡,绝妙悦耳。经打听,原来歌者是一位本地民歌传唱人陈永兵。
陈永兵,今年50岁,不仅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而且也是一个诚实憨厚特别励志的人。1岁时,父母下地干活儿,将其放在火炉旁却不慎跌入火炉,双手严重烧伤,虽经土医抢救,但最终仍落下残疾。2000年父亲去世,2001年他上山砍柴不慎被树枝刺中眼睛,导致右眼失明。2006年哥哥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并于2013年不幸去世。2004年,嫂子精神病复发,留下4岁的侄儿和2岁的侄女及腿残的母亲,不知去向。
那时,陈永兵几乎整日以泪洗面,彻夜难眠。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和哥哥一起扛起了养家的大梁。没有钱就去借,借了就用劳力抵债。没有吃的就靠残疾的双手摸爬滚打,硬是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七八亩土地盘的有模有样。
小伙子虽然残疾但真的很不错,从没有因为家庭、个人原因丧失斗志,每天跟着我在工地上摸爬滚打,抬石头、背沙子,不容易啊。石泉县饶峰镇新华村村民寇德友介绍说。为了外出赚钱,他和家人明确分工,妈妈在家照顾两个年幼孩子,哥哥负责种地看门。就这样,日子艰难的维持到了2006年。谁知,哥哥此时却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病瘫在床,对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真是雪上添霜,祸不单行。
担子重了,陈永兵就负重前行。他每日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儿,中午给哥哥擦洗、照顾孩子,饭后就外出打工,常常深夜回家。多少次我都想撇开这个家一走了之。但是,我走了,妈妈怎么办?两个孩子怎么办?虽然辛苦了我一个,却幸福了全家人啊。陈永兵说。
哥哥走了,他的儿女就是我的儿女,再苦再累,我都要把他们抚养成人......陈永兵说。2008至2010年,侄儿陈文召、侄女陈文英分别到了入学年龄,近二百元的书包、纸笔、生活等费用几乎令他崩溃。于是,他一边上山砍柴、捡野果、砍葛藤卖钱,一边向工地老板求助,预支一个月工资,以解燃眉之急。开学了,当孩子们跨进校园大门时,别提他有多开心了,一个人傻傻的站在校门外咯咯咯......笑个不停。石泉县饶峰镇新华村支部书记李武龙说。
目前,侄儿陈文召已是石泉县职中二年级学生,侄女陈文英在饶峰镇九年制学校上初三。陈文召悟性好,很懂事,叔父每月给他105块生活费几乎还花不完,周末回家还不忘买点东西回去,是个好苗子。石泉职中的一位老师说。我每周给侄女30元生活费,虽然钱给的少,但相比而言,侄女比侄儿学习要好的多。侄女从小成绩优异,名列前十,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陈永兵笑着说。
爸爸,请您放心!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等我有了出息,赚了钱,一定让您过上好日子。侄女陈文英对叔父陈永兵说。因从小失去父亲,在陈文英的心中早已把陈永兵当成了亲生父亲。2011年,为了给家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村委会的担保下,陈永兵借贷3万元开始建设新房。可是,钱不够怎么办?于是,陈永兵一边按照村上要求上山砍柴、砍椽木卖钱,一边在建筑工地打工,以劳抵资。就这样,几个月下来,陈永兵筋疲力竭,险些累倒。
陈永兵的事迹不仅感动着相邻乡村,而且也感动了无数路过的人们。2012年5月,一位不知名的爱心人士获知他的感人事迹后,悄悄地捐赠给他10000元。
陈永兵获得的荣誉证书及奖杯
2012年8月,一首民歌《撒花调》令他走红全县。2014年6月,陈永兵被安康市文明办授予安康好人称号;2015年2月,被石泉县委、县政府授予最美道德模范;2015年10月,当选为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表彰。2016年,陈永兵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惠顾下,再次向银行申请借贷5万元,正式开启了产业致富梦。
2017年,陈永兵种植黄花2亩,养猪18头,获利2.2万元,人均增收1750元。同时,他被侄子陈文龙聘为药材基地管护员兼股东,利润均分。他天生勤劳、诚实、憨厚、可信,所以我们大家都愿意与他合作。新华村村民陈文龙说。以前的发展资本是靠低保金和残疾金,如今我的资本日积月累,最多再有一两年就能彻底摆脱脱贫。陈永兵说。
四月是立夏,花儿发了杈,吩咐梅香砍刺栅;五月是端阳,花儿长满厢,吩咐梅香打院墙......随着走访结束,我们沿着山路一路下行。此时,身后又传来阵阵优美的歌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砍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