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滕兑现)市检察院自觉服务于铜川发展大局,高点站位,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任务,推动“五新”战略在铜川快速推进,努力做到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合拍共振。截至目前,已有800余家公司企业提供了无拖欠证明,有效促进了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
市检察院强化平等保护理念,严格落实高检院18条《意见》和省院22条《意见》,依法打击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促进各类经济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突出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活动,促进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法治环境。切实担当起经济发展安全保障的重大责任,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与公安、电信等单位建立了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信息交换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办理的李某某、陈某某等人网络诈骗一案,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近12万元,净化了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作用,向社会提供查询3376次,推动形成“一处行贿、处处受制”的惩罚机制。同时,市院还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与检察机关参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活动相结合,在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业务时,要求法人、企事业单位等非自然人查询主体,提供由人社部门劳动监察机构出具的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证明。
市检察院发挥职能作用,印发了《铜川市检察机关服务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施意见》。突出查办项目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出让等环节职务犯罪,严肃查办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转型改制、兼并重组中的职务犯罪。结合检察职能,把全市重大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作为重点,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保障投资安全”专项预防,参与铜川市保障房建设项目、市龙潭水库枢纽工程项目等649个重大工程项目的职务犯罪预防,有效促进了资金和项目安全。针对转型期安全生产事故问题,建立检察官巡访制度,防范责任事故发生,受到了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市检察院自觉把检察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大局中去谋划推进,举办“服务精准扶贫”预防职务犯罪基层巡讲36场次。组织开展了“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对扶贫项目、资金实行全程、动态监督,查办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全力服务和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开展查办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坚决查办涉农领域、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加大对严重污染水源、大气、土壤等犯罪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办和预防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环境污染防治等环节的职务犯罪。部署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突出查办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监管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失职渎职犯罪,监督立案14件16人,确保我市绿水青山和市民舌尖上的安全。针对生态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行政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了保护蓝天绿水助推国卫巩固提升专项监督活动,共摸排线索63件,办理案件3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8份,2件逾期未整改案件已经按照规定由省检察院指定管辖、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