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崔晓怡
“我最怕孩子发烧,特别是大半夜发高烧,一家人都跟着着急。虽然药店里有各种退热贴、退烧药,可是选择起来也让人犯难。”
“孩子一生病就发烧,不吃退热药怕把脑子烧坏了,经常吃药又怕有风险。”
……
近期,气温骤降,记者走访城区几家医院,看到儿科发热患者人数急剧增加,如何正确使用退热药成为家长们关注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贺双忍。
孩子发烧先别着急用退热药
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增强抵抗力,对小儿的正常成长还有一定的益处。
小儿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孩子发烧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
发热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法很多,如夏天家里有空调,维持房间温度于25℃左右,使孩子体温慢慢地下降。但如果孩子四肢冰凉又寒战,则要给孩子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孩子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甚至可以将孩子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以使其皮肤的血管扩张将热量散出。另外,水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发烧的孩子一定要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虚脱。
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有少数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还可能导致其他危险。因此,凡有高热惊厥病史或家族中有此病史者的孩子,体温超过38℃经物理降温无效时就可以酌情使用退烧药。
小儿退热切不可盲目用药
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儿童退热药主要有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四种剂型,比较常见的药物按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这是目前儿科临床最常用退烧药物,也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迅速、不良反应较少,无胃肠道刺激或出血,不影响血小板功能,无肾毒性,不会引起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因而,该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目前各医院和大药房均有出售,可以常备家中。代表药如:泰诺林、小儿百服宁、扑热息痛、泰诺、对乙酰氨基酚、一滴清、安佳热、小儿退热栓、小儿氨酚黄那敏、VC银翘片等等。该药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通常退烧时间维持约2~4小时。
●布洛芬属于儿科常见退烧药物,安全高效,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较乙酰氨基酚对胃肠刺激小,它和对乙酰氨基酚一样,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较为安全的退热药。
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不少儿科专家认为,该药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代表药为:布洛芬口服液、美林口服液、托恩、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复方氨基比林又名安痛定。它是一种注射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强效退热药之一。但是,该药潜在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皮疹等副作用风险,若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因此,复方氨基比林婴幼儿禁用,年长儿慎用。
●尼美舒利该药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但是,有报道表明,尼美舒利有极高的致严重肝损害的用药风险,需慎用。
2011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明确要求12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尼美舒利。
●阿司匹林这是临床使用历史最久的一种退热药,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主要对胃肠刺激严重,甚至会诱发溃疡,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
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
●安乃近安乃近的退热效果明显迅速,但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紫癜,个别病人对该药过敏,甚至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退热药可用时才用于紧急退热。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
除以上几种之外,一些中药类退热药物比较常见,比如:小儿热速清﹑小儿退热宁﹑小儿柴桂口服液﹑柴胡颗粒﹑小儿清热灵颗粒﹑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小儿清热宁﹑柴胡注射液等。
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小儿退烧药物不可盲目使用。若孩子发烧38.5℃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用药。且药物退热只用于年龄稍大、高烧的孩子,剂量要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或医嘱执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两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西药。
治疗重要家庭护理更重要
孩子生病发烧身体难受,尤其是婴幼儿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在及时治疗的前提下,家庭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孩子发热后,家长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情况。测量体温要保持清洁卫生,推荐选择腋下测量既方便又安全。发烧会使脉搏加快,一般而言,体温每上升1℃脉搏增加10次~15次,家长要细致照顾婴幼儿,认真记录。
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通风时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着孩子。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发烧病人出汗多,要勤换内衣。内衣要干净、柔软,以纯棉、丝为佳。
此外,正确饮食也有助于促进康复。一方面,孩子发烧要多饮水,以增加小便的排泄和汗腺的排泄,并补充高热消耗的水分。另一方面,发烧时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家长应为孩子准备一些可口的、富有营养而又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比如牛奶、新鲜水果、蔬菜、粥、面条、馄饨等。
如果孩子持续高烧,家长要保持镇定,及时送到正规医院治疗,按照医生的吩咐护理好孩子,坚决不能病急乱投医、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