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关注!一棵救过人命的古槲栎树

2017-11-15 11:07  安康日报

(通讯员 柯贤会 )一棵饱经沧桑的古树,就是一件珍贵的绿色文物、活的化石,也是一位看破红尘的老人,见证一段历史,讲述一个故事,记载一段传奇,传承一种文化。

res03_attpic_brief.jpg

在陕西安康汉滨区坝河镇二郎村濮砣山,就有这样一株传奇古树,它的名字叫槲栎树,树龄500年,为国家一级挂牌保护古树名木,粗约6米,树冠直径20多米,树高约为30米,枝叶繁茂,长势奇特、风姿绰约,尤其是树身枝桠交接处长满无数个造型独特、千奇百怪的疙瘩,有的像人头五官齐全、有的像罗汉憨态可掬、有的像怪兽狰狞可怖,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据当地村民讲,这里的古槲栎树原来有两棵,东西对峙,人称雌雄树,东树为雌,西树为雄,种子富含淀粉,可以制作凉粉,也可磨面,还能酿酒,其材质较为坚硬,可作房梁椽檐,在饥荒年代,村民们用这两棵树的果实充饥,救过无数穷人的命,所以村民爱树如爱命,叫它们救命树。可是,在清朝道光26年(1846年),地主乘村民不备悄悄砍掉了西边的雄树,接着准备砍掉东边的雌树时,被村民发现,他们纷纷上前阻止地主砍伐这棵救命树,其中30人自发捐资购买此树充公保护。随后村民们在古树旁立碑记载了这一感人事迹,并嘱托子孙后代一定要保护好这棵仅存的古树,该碑高95厘米,宽50厘米,距今已经71年,碑文已不太清晰,其内容在《安康碑版钩沉》中有所记载,其传奇故事成了古树保护的活教材。

在古树旁有一座鱼妇庙,是为传说中的鱼妇修建的,据《山海经》中《大荒西经》曾经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当地人说鱼妇垭就是鱼妇居住的地方,所以修庙纪念,该庙修建于何年何月已无从考证,但是其建筑精巧别致、气势庄严肃穆,让人心生敬畏,期间经村民多次集资捐款修缮,如今焕然一新,香火旺盛。

一棵古树、一块石碑、一座古庙成为大山里的一道靓丽景观,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前不久,应住在该村的老同学邀请,再次前往美丽的濮砣山踏青,发现这棵古树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中依然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悬挂在树上的红布随风舞动,摇曳生姿,好像一位身披绫罗绸缎的美女,在用欢快曼妙的舞姿热情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又像是在为这个美好的时代狂欢,好不惬意。

res01_attpic_brief.jpg

res05_attpic_brief.jpg

全站热点
冬日,凤翔县曹儒果园里——硕果摇枝不采摘50株果树当教材

2017-11-15 09:03阅读

GPS定位林业管护 “互联网+”续写安康市生态脱贫新篇章

2017-11-14 10:25阅读

安康市七项目参加陕西手工技艺大展

2017-11-13 16:20阅读

薛占海:举全县之力推动县域经济争先进位

2017-11-11 12:09阅读

“中国皮影艺术之乡”——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

2017-11-10 08:22阅读

男子虚开增值税发票偷逃税款30余万元被捕

2017-11-08 21:10阅读

《汉阴县志(1988-2010)》通过省级终审

2017-11-07 16: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