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中共扶风县支部成立。1937年2月,省委西路巡视员苏剑锋来扶风,传达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纠正党内“关门主义”倾向,整顿健全党的组织。苏剑锋先后在小西街小学发展奚天柱、樊鹏章、张震海等一批学生入党,在北乡农村,接收窦宗文、赵树海、赵建邦等一批小学教员和农民入党。随后在鲁马赵家、天度晁留村、南阳柳村等地,建立了党的组织,此时,全县有党员40多人。
1938年1月,省抗敌后援会西安分会和西安民先总队派出40余人的宣传队到扶风宣传抗日。县党支部发动各校师生给以配合,抗日宣传队足迹遍布城乡。群众有的捐献银圆、钞票和衣物,有的热情慰问从前方来县治疗的伤病员和抗日将士的家属。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当兵,要求上前线杀敌。
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县保学训练班是县党支部与国民党县政府争夺的重点。1937年9月,县保学训练班成立,主要招收小学毕业生,培训三个月后派任保学教员。保教班一成立,县党支部就指派侯唯动、张震海、袁韧、樊鹏章、韩清儒等一批青年党员进入该班学习,为日后在保教班成立党组织做准备。不久,保教班党支部建立,侯唯动、张震海先后任支部书记。为了加强党在保教班的力量,省委派共产党员孙崇甫、王亚平到保教班当教员,并负责编写教材,以便随时掌握和了解保教班的情况。翌年4月,保教班第二期开学,国民党扶风县县长王涤滔兼任班主任。省委派扶风籍共产党员苏执中回县任保教班教育主任。苏剑锋以学员身份进入保教班学习。教员上课除讲授政治理论外,还讲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1938年5月,共产党员张西鼎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 ,被省委派回扶风筹建县委组织 ,开展抗日救亡活动。7月初 ,中共西路特委书记崔廷儒在县城西门外的张家庄召开党员会议,宣布成立中共扶风县委员会。张西鼎任县委书记,孙宪武任组织委员,窦文德任宣传委员,兰刚遥任军事兼统战委员,窦启泰任青年、妇女委员。县委依据党员居住地,建立了县城街道、小西街小学、鲁马村、天度村4个党支部。9月初,张西鼎去国民党西安军管区活动县常备队长一职时,被军管区一扶风籍职员认出,身份暴露,引起国民党当局注意。张西鼎在扶风难以立足,即去山西中条山抗日前线,县委随之停止活动。
同年7月,共产党员昝耀华从凤翔师范学校毕业,到云阳镇参加省委党员干部训练班;学习结束,被派回扶风,在县立西街小学任教 (翌年春任校长 )。10月,崔廷儒来到扶风,在县城附近的北庵村召开党员会议,传达省委指示,整顿党的组织,安排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崔廷儒同时宣布成立新的中共扶风县委员会,县委书记昝耀华,组织委员孙生喜、宣传委员窦启泰、统战委员孙宪武、军事委员兰刚遥。翌年春,窦启泰、兰刚遥离开扶风,宣传委员由吴世英担任,孙宪武兼任军事委员,后增补张伯华、强居智为县委委员。县委受中共西府地委领导。(本报记者王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