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崔晓怡)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是深化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1月3日,市卫计局召开推进会就我市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根据中省有关文件要求,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包括4个类别9大子系统,即:个人端系统(包括医师、护士),医疗机构端系统(包括医师、护士、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注册管理系统(包括医师、护士、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疗机构账户分发与管理系统。在建立以上系统的基础上,为相关业务拓展和融合预留空间,逐步实现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机构校验、医疗机构质量控制、医师资格考试、医师定期考核等信息系统的交互融合、资源共享。
会议强调,做好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工作,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以及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改革的深层次意义,对标中省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动改革落地;要加强学习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中省文件精神,全面掌握电子化注册管理平台有关操作流程,畅通多种渠道,及时为单位医护人员解答政策、指导业务,确保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要坚持开放共享,坚持安全可控,全面清理整合现有医疗机构、医师、护士数据库,核实确认信息,加强保障安全,在促进各类业务电子系统条块联通,实现资源互认共享、多方利用的同时,强化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确保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便捷高效、事中事后监管动态及时、人人享有医疗资源信息服务的目标。
会上还围绕护士和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相关内容开展培训,各县(市、区)及市直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