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党旗领航厚植耀州发展优势

2017-11-05 09:19  铜川日报

(通讯员 高开庆)耀州区紧扣“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主基调和“五个扎实”基本路径,围绕“打造全市首善之区和转型发展排头兵”的目标,按照“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总要求,以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为总抓手,大力弘扬照金精神,持续实施四大战略,突出八大产业核心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带领干部群众抓机遇、创特色、提质量、促转型,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完成79.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34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340元和797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和9.0%。

实施四大战略,四个坚持厚植发展优势。坚持以产业为支撑、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总投资700多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白石崖、铜鑫、秀房沟等煤矿复工复产,原煤产量完成338.5万吨,实现产值20.84亿元;水泥产量完成511万吨,实现产值17.45亿元;签约招商项目29个,涉及金额127.95亿元,其中2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82亿元。坚持把果业作为民富的百年产业来抓,新栽鲜干果1.58万亩,新建现代果业示范园4000亩,水峪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坚持果畜结合、以畜促果,创建省、市级畜牧标准养殖示范场2个,新建规模养殖场2个,新增奶牛843头、肉牛1170头、肉羊4200只。夏粮总产达到4.75万吨,新种植中药材7363亩,实现产值1900万元。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转型的突破口和主抓手,紧扣耀州文脉,厚植文化根基;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建成3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三馆一站”免费服务8万人次,区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逐步健全;文化创作再添亮点,创作秦腔剧《锦阳星火》《千古药王》等文艺精品20余个,扎实推进“笔墨耀州”“书香耀州”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了“耀·朗读”“耀·传承”“耀·新风”等系列主题活动,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深入开展,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5人荣登陕西好人榜,董家河镇荣获陕西省首届“书香村镇”称号。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区上半年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6796万元,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示范村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小丘气化工程一期海升产业园段竣工通气,瑶玉—贺庄示范片区安置群众110户,照金镇、马咀村入选国家美丽宜居小镇(村庄),马咀村荣获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称号,照金镇荣获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镇称号。持续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专项行动,健全了“网格+微信”监管模式,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完成重点区域绿化4.13万亩。

突出八大板块,四个加快助力转型赶超。加快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美鑫年产30万吨铝镁合金、锦阳电厂二期、冶坪年产120万吨煤矿、西北耐物流园、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等项目进展顺利。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步寿塬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照金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进展顺利,天辰高效设施农业设施大棚示范基地及光伏发电二期、药王谷农业示范基地、天辰林蛙养殖加工等7个项目推进有力,天成园脱毒果树苗木繁育及示范基地栽植果树300亩,苗木花卉扶贫产业园流转土地253亩。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和锦阳新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稳步推进,名城中影、华夏数字影院投入运营,正大文化商业广场、耀州名人堂基本建成,城隍庙古民居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中央广场、花园饭店、神德寺文化公园等项目快速推进,文庙街民俗风情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城墙遗址公园设计方案已完成。锦阳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小学和幼儿园主体封顶,聚锦园小区、创业大厦、“三纵三横”路网建设进展顺利,集中供热工程启动实施,210国道至锦阳新城连接线、新耀连接步行道建设设计方案已完成,编制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加快照金香山大景区和药王山大景区建设。照金红色旅游名镇二期基础设施快速推进,香山小镇安置区等项目基本建成。药王山景区建设加快推进,五台群众集中安置区基本建成,重点区域绿化、综合治理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1家。秀房沟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及煤炭产业转型PPP项目和马咀村“欧洲风情小镇”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成功入选全国2017年优选旅游项目。耀州咸汤面、耀州疙瘩、耀州窝窝面荣获首届陕西省金牌旅游小吃殊荣。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412万人次,综合收入24.5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5.5亿元。加快210国道汽配服务产业园和关庄电商物流创业园建设。210国道汽配服务产业园部分车间主体完工,210国道改线耀州段完善工程、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展顺利。关庄电商物流扶贫产业园道路基础设施、高塬万吨果品低温库及冷链物流配送项目开工建设,建成镇(街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5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05个,创建了全市第一家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中国网库签订铜川网库耀瓷专业交易平台建设协议。全区电子商务企业累计达到24家,从业人员2700余人,带动就业1.2万人。

脱贫攻坚强力推进,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紧扣“八个一批”工程,突出在产业脱贫、移民搬迁、就业扶贫和农民教育等方面精准发力。产业扶贫全面铺开,按照“四位一体”立体式产业扶贫模式,立足“果牧药菜”四大主导产业,突出一村一品,27个扶贫产业园和58个产业专业村建设加快推进,互助资金协会、专业合作社作用充分发挥,新增湖羊3000只、生猪6200头、肉兔1600只,正邦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电商服务站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光伏发电扶贫全面启动,关庄镇麻子村、石柱镇阿古村等5个村已完成电站选址和土地平整工作。移民搬迁扎实推进,9个集中安置区和13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新建达到入住条件安置房1968套,安置工作有序进行。就业扶贫推进有力,积极搭建劳务输出平台,扎实开展订单培训,首期陕西中医药大学和陕汽集团定向100名贫困劳动力培训班正式开班。4180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转移就业,502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农民教育同步推进,持续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四送上门活动,广泛开展思想帮教,“八星励志”表彰致富典型,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健康、生态、教育扶贫和社会兜底等政策稳步实施,荣获全省2016年度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全省区县级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全站热点
“全国优秀法官”刘改幸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圆满落幕

2017-11-04 16:06阅读

未央区文景小学开展重阳节感恩敬老活动

2017-11-03 17:00阅读

临潼区物价局加强事中监管 约谈相关燃气企业 及时化解价格纠纷

2017-11-02 18:21阅读

王隆庆到留坝调研脱贫攻坚并走访委员

2017-11-01 10:56阅读

安康首届“简一杯”模特大赛新闻发布会在高新区举行

2017-10-30 16:05阅读

安康市教育工作“三区一体化”管理改革成效彰显

2017-10-27 19:05阅读

商南“四建四带”催生致富新路径

2017-10-26 10:1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