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商南“四建四带”催生致富新路径

2017-10-26 10:15  商洛日报

(特约记者 李治军)前不久,笔者在商南县过风楼镇龙山创业就业基地的社区工厂里采访了贫困户胡思芳,她原来住在小栗沟,距离过风楼集镇10多里。去年7月,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她家搬到了龙山移民小区,9月,开始在所居住的楼下上班,月工资1500元,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生活和两个孩子上学。

胡思芳是商南县推行“四建四带”众多受益贫困户之一。

脱贫攻坚中,商南县结合实际,确定在三产方面实行“四建四带”。即:建精品景区带动美丽乡村、建合作机制带身份转变、建创业基地带万众就业、建电商平台带产品销售。针对靠近景区、靠近园区,有资源、有市场,但缺技术、缺经验的贫困群众,采取“建精品景区带动美丽乡村、建合作机制带身份转变”的方式,由政府主导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农家乐或特色农庄,打造新业态。同步,招引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整体流转、开发建设、打包经营的形式,把农民手中的山林、民房、土地等资源折价入股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此外,针对有劳力,缺资源、缺技术、缺资金的易地搬迁贫困户,商南县引导镇村“建创业基地带万众就业、建电商平台带产品销售”,即支持企业在镇办移民点建设创业就业基地、社区工厂和电商平台,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或自主创业。过风楼镇龙山创业就业基地已吸引7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发展,带动4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该基地还有一条电商街,入驻商户34家,其中贫困户24户。他们不仅自己经营,还为300多户贫困户代卖香菇、中药材、蜂蜜等农特产品,今年以来,“线上线下”交易额达380万元。

目前,依托“四建四带”,商南县已发展农家乐489家、旅游从业人员达2.2万;流转耕地5.46万亩、林地10万亩,至少2000户贫困群众变“股民”;开设网络店铺1200余个,28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良性运营,交易额突破2亿元;建成省市县级创业基地15个,入驻孵化企业37家、创业个体352户,552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全站热点
长安区司法局郭杜司法所开展“平安建设”暨“七五”普法宣传活动

2017-10-25 18:31阅读

临潼区召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工作部署会议

2017-10-24 18:48阅读

吕向阳陕西八大怪《延河》连载

2017-10-23 17:29阅读

延安大气治理综述:洗净圣地一片蓝天

2017-10-20 12:20阅读

人大督办 政府落实 商洛市全域旅游蓬勃发展

2017-10-18 09:29阅读

碑林:连续工作抢抓时间 迅速沟通集思广益

2017-10-16 14:59阅读

公交司机李正文15年如一日安全行驶近百万公里

2017-10-13 12: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