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第7期开始到最新出版的第10期《延河》纯文学杂志,在本土原创专栏“美丽中国美丽陕西”4期连载完我市著名报人、散文作家吕向阳近十万字的系列大民俗散文《陕西八大怪》,再次引发文学界广泛关注。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吕向阳生于宗周岐山,自幼浸淫在西府民间文化的海洋里,民俗故事、乡间琐事、民风民情熟稔于心,近年来他深入民间采铜,以大视野、大情怀关注关中民俗文化,厚积薄发创作出了《小人图》《神态度》《老关中》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大民俗散文,在《光明日报》《美文》《山东文学》等发表后好评如潮,连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等殊荣。《陕西八大怪》从今年2月底起曾在本报《文学周刊》连载,使得刚刚创刊的《文学周刊》一时洛阳纸贵。6月14日,《文艺报》又以大半个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推出其中首篇《关中偏偏房》(原名《房子偏偏盖》)。
《陕西八大怪》发出后,著名散文家周明、王宗仁、红孩及我市评论家李思民、孙新峰等予以高度评价。有评论说,吕向阳的散文风格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兴起时受很多读者欢迎一样,不仅有自己的特色,更重要的是与其他散文的创作相比,有着思想、境界、情怀的比拼,是通向文学大道的写作。更有论者认为,“八大怪”本来是陕人自嘲的,但作家从真实的生活出发,用劳动人民的美、生活的美、朴实的美,化解了对“怪”的误解,成为民俗写作题材中的“凤毛麟角”。
本报记者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