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制”即“推行村组干部例会制,做实矛盾收集关;建立矛盾纠纷预判制,打好预防提前量;坚持多方联动联调制,难点问题齐动手;创新公开评议调处制,邻里纠纷邻里调;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积案专人办”。2016年初,该镇从健全过硬调解队伍入手,把群众威信高,办事公道正派,善于做群众工作,有一定法律政策知识的“能人”选入镇村治调组织。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例会,对全村矛盾纠纷、民生问题进行“汇诊”,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上报镇信访办,形成了镇村组三级排查矛盾纠纷的格局。
依托村治调主任“坐班”及村组干部例会制度,对收集到的群众中重要矛盾、难点问题采取“一案一领导一专班一方案”模式,专项解决;对潜在矛盾纠纷、问题隐患,村组干部预先研判、提前介入,上门入户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把好预防关。对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及时预警,制定对策,完善措施,提升源头防范能力。对村、基层单位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和上级批转事项,由镇信访办提出拟办意见,经主要领导批示后,转交责任部门,会同综治、司法、信访、派出所等相关单位、村组联合办理,有效地整合镇村力量,形成了点面结合的联动、联调机制。针对邻里矛盾处置不当,极易发酵升级等问题,该镇创新实行“公开评议调处制”,建立由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民间“能人”、法律顾问组成的矛盾纠纷调处“专家库”,根据不同类型的邻里纠纷选取“土专家”。通过当事人说事、干部说法、邻里说理等形式,现场评议调处,最终使双方心平气和,化干戈为玉帛。
同时,该镇对历年信访积案进行集中清理,逐一建档立卡,并明确领导、专班稳控、化解。对调查结果清楚的,在一定范围内召开会议进行回复;对影响较大的事件,由单位主要领导牵头,亲自挂帅,抽调专人进行处理。对一时不能彻底解决的重大信访问题,实行定领导、定部门、定方案、定时限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做好稳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