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与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来到爱沙尼亚,感触之一是生态环境的优越。我们所经之处,天空湛蓝,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比天空更蓝,平原沉静、宽广而美丽。车队在秋意正浓的森林公路上穿行,追逐着前方绚烂的夕晖。至此,丝绸之路万里行代表团已经行进万里。车队抵达塔林后,拜访了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曲吉吉,并向他赠送了来自祖国的国礼茶——“汉中仙毫”和“汉中红”。
据资料介绍,爱沙尼亚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森林覆盖了48%以上的领土,超过半数仍处于原生状态。境内湖泊、沼泽众多,因为极少有人为的干涉,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得非常好,首都塔林甚至被誉为“洗肺圣地”。爱沙尼亚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对于打造全域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发展绿色食药产业的汉中来说,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塔林也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塞和重要贸易港口,历史上是德国商贸军事同盟“汉萨联盟”成员。作为曾经繁华的商道,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使塔林焕发出独特的魅力。爱沙尼亚人民的热情与友好,是我们另一个最深的感触。不管是在街道上行驶,还是等待漫长的通关,或是在保存了大量中世纪风格建筑的塔林古城采访,路过的人群一看到我们的车队,都马上微笑着挥手致意,或者用英文、中文热情打招呼:“你好!”
根据爱沙尼亚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车队在爱沙尼亚境内请当地司机代为驾驶。看到我们拉起“汉中仙毫”的条幅,爱沙尼亚司机纷纷围上来,辨认着条幅上的中文,主动要求合影留念。虽然语言不通、沟通不便,但是听到“Chinese tea”时,我们的司机激动地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很喜欢喝中国茶。在听我们用蹩脚的英语加上比手画脚,介绍了产自汉中的绿茶“汉中仙毫”,一斤有5.5万个芽头,每个芽头都是人工采摘,一斤茶叶需要采摘5万多次时,他更是惊叹不已。
下一站拉脱维亚共和国。为了感谢爱沙尼亚司机在这段短暂的行程中安全护送我们,“汉中仙毫”品牌代表送上茶礼。挥别这个美丽的国度时,不由地在心里说:爱上你呀,热情友好的爱沙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