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凤县留凤关镇:菊花铺就脱贫路

2017-09-18 16:31  宝鸡日报

9月13日,记者走进凤县留凤关镇喇嘛泉村,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菊花的清香,留凤关镇党员志愿者和贫困户正在村上的菊花基地忙着采摘菊花。据了解,这是该镇今年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项新举措。预计仅此一项,就能为贫困户年增收1500多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留凤关镇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通过推行“党支部 +产业基地 +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不断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看到目前市场上菊花等产业市场前景好,镇上在经过多方调研后,决定在全镇建设一批高标准、上规模的特色产业扶贫基地,解决贫困户想致富没产业的难题。

4月初,留凤关镇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积极行动,将酒铺、喇嘛泉、连云寺、三岔、费家庄5个村的200余亩荒滩地进行了复垦,建成杭白菊、金丝皇菊等5个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并按比例分配给了5个村的220户贫困户。同时,5个村的党支部以产业扶贫基地为依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了股东。

当天,记者在喇嘛泉村的菊花基地里看到,镇上的党员志愿者正和贫困户一起采摘菊花(见左图)。“我每天都来,这两天特别忙!”正在采摘菊花的贫困户师雪英告诉记者,她家四口人,丈夫常年有病,还有两个孩子。以前发愁自家的地没人租,自己也干不动,现在地入股了,年底还有分红呢,她已经到基地干活十几天了,每天都有70元的收入。

留凤关镇党委书记朱宗让说,为让特色产业扶贫基地的“新产品”能在地里得到保质保量的收益,镇上和合作社一起,全程参与基地管理,并利用“党员活动日”、“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地义务劳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同时,镇上还和县药材公司联系,签订收购协议,药材公司以每公斤90元的价格全部收购。 本报记者石宝军

全站热点
灞桥区食品药监局 加强技术监督检查 筑起高校食品安全堤坝

2017-09-18 11:57阅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邀请辽宁团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来延安市视察工作

2017-09-16 12:33阅读

被拐延长22年后女子终与家人团聚

2017-09-15 12:31阅读

丹凤探索“五个一五解决”机制实施兜底脱贫

2017-09-14 08:29阅读

让红脸出汗成为监督工作新常态

2017-09-12 17:42阅读

山阳县委办六项措施助推脱贫攻坚

2017-09-11 09:45阅读

咸阳市3人荣登7-8月“陕西好人榜”

2017-09-08 14: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