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让风雨飘摇的家看到希望
9月5日,王兰芬女士电话联系上了喻婷,表示愿意资助她完成大学学业,并帮助其父亲转院至西安碑林瑞泉中医医院治疗。9月7日,救护车从西安赶赴汉中,接走了喻婷父女。同时,王兰芬又通过多种渠道联系了愿意帮助喻婷父女的中西医大夫,建立起一个微信群,24小时在线。喻婷可以随时汇报父亲的病情,医生们再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王奶奶嘱咐我让爸爸知道,有个专家组在给他调理,让他坚定信心、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的治疗。”喻婷告诉记者。9月9日,报到的日子,一大早王兰芬就带着喻婷去了学校,为她缴纳学费后,又向学校说明情况请了假,让她有时间继续照顾父亲。学校也表示理解,同意父亲病情稳定后,她再回校上课。
8月5日,父亲被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8月18日,在网上向社会求助,8月25日,本报第一篇报道刊发,9月9日,大学报名的这天……整整一个月时间,经历了的无奈、煎熬、绝望后,这个家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女儿入学了,你高不高兴?她还这么孝顺,你好好治疗,以后享她的福。”
“嗯、嗯,上学了好,上学了好。”
喻婷特意录了一段护士和爸爸对话的视频发给记者,“有这么多专家帮我救爸爸,心一下子不慌了。”在这一个多月的煎熬日子中,护士一句小小的鼓励都可以让她高兴老半天。视频中,喻婷的父亲微眯着眼睛,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记者试图联系爱心人士王兰芬女士,但她拒绝了采访。她通过喻婷告诉记者,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尽全力救治孩子的父亲,至于自己做的这些实在微不足道。
“绝对不放弃,,我要治好爸爸”
“来西安这几天,爸爸的病情时好时坏,前几天已经能走路了,还可以吃东西,我高兴坏了。可是今天爸爸又开始不停地咳嗽,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不过无论爸爸的病有多凶猛,需要我付出多少心力,我都绝对不会放弃的。”9月12日,喻婷跟记者说。正是她不言放弃的孝心,支撑着父亲忍受治疗的疼痛,抵抗病魔的反复折磨。“爸爸今天吃了小米粥、喝了600毫升水、大便了一次,视力还是模糊;晚上小便一次,肚子不涨,头有点疼,吃了一个鸡蛋清,喝了一点小米粥……”事无巨细地记录着父亲每天的饮食、大小便、服药情况,及时反馈给微信专家组,喻婷还坚持每天为脚肿的父亲多次泡脚按摩。人生中第一次到西安,她照顾父亲的同时,还要随时跟医院的医生、微信群里的医生沟通。为了观察父亲的病情,晚上几乎没睡过觉,难以想像一个19岁的女孩,是以多大的毅力在承受着这些压力。9月11日,在王兰芬女士的帮助下,喻婷的父亲又转院至医疗条件更好的西安友谊医院。
“独立、坚强、温暖、努力、爱,这才是一个女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喻婷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文字鼓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