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杨河——被红太阳照亮的地方

2017-09-15 11:07  汉中日报

本报通讯员 程兴忠 杨荣

今年9月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41周年的重要日子。于此之际,笔者在西乡县杨河镇,这一曾受到毛泽东批示,有3人曾得到伟人亲切接见,获誉为被红太阳照亮的地方,作了追忆采访,藉以缅怀伟人,弘扬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精神。

中共第九次全国党代会代表——马家才

他,从建国初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历任杨河坝(现属杨河镇)大队大队长、支部书记;他,曾兼任中共汉中地委委员,省政协委员;他,还是中共第九次全国党代表;他就是西乡县杨河镇人马家才。

马家才,1950年1月任杨河坝村农会主任、民兵连长,1954年6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任农业合作社副主任、大队长,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宗旨,为党分忧,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全心全意为民办事。他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带领党员群众放手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加强党支部对互助合作的领导”,“加强对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地批判党内的资本主义思想,提高党员的社会主义觉悟”,走政治建设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互助合作社的建立,全面推动了农村工作的进程,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他积极依靠群众力量,发展农业生产,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充分肯定。1956年6月,毛主席批示了《西乡县杨河坝乡党支部正确领导了那里的互助合作》一文。

马家才处处想到群众,唯独没有自己。他育有三男四女,重视子女教育,唯有长女马忠兰供职于西乡县中医院,其余均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他把当时推荐去“汉江机床厂”、任“民办教师”等诸多机会和名额,留给了村上其他青年人。虽然他的次女马忠惠,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中共西乡县委员会整顿基层组织办公室抽去,作为“农村积极分子”参加了在沙河、白龙等地的整动工作历时七年。但在马家才的说服教育下,马忠惠毅然放弃了招工、转干的机会,回家参加了生产劳动。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语重心长地对儿女们进行教导:“要永远听党的话,劳动致富,做老实人!”并拿出他用红绸子包裹了多年的藏品——七枚毛主席纪念像章,分别送给了儿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临终留给儿女的最珍贵礼物。2009年7月3日,马家才因病去世,享年89岁。

民兵连长——程洪安

杨河镇峰坦村,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这里有一个民兵连长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解放初期,西乡人民按照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为迅速改变西乡贫困面貌,1958年冬,县上决定修建马鞍堰大型水利工程。由于当时的生产工具落后,主要靠人工开挖,特别是“屋面崖”“九方崖”“老虎嘴”地势险恶,施工难度大,在此开山修堰如同“虎口拔牙”、脚踩“鬼门关”。而当时身为共产党员、民兵排长的程洪安,带领基干民兵们身拴绳索,攀崖爬壁,像雄鹰在悬崖上展翅飞翔,打眼放炮,开山凿渠。当时没有电雷管,点炮都是亲自点,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奋力拼搏,用了三天时间,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加快了施工进度。此后程洪安也被提升为民兵连长。

1960年,程洪安被评选为优秀民兵代表,推荐去北京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兵代表们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主席、朱德、周恩来、宋庆龄等十几位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主席还叮嘱大家要当好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会议的最后半天是闭幕式,毛主席出席,大会经毛主席向出席会议的所有民兵代表赠送了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枪托上印有“全国民兵大会”字样。领枪是按省分批上台领奖,代表们接过枪后,毛主席和党中央主要领导站在主席台位置分别与代表握手。据说当时省、地、县都没有这么先进的步枪。

载誉归来的程洪安被乡亲们团团围住,大家争着来见这位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民兵代表,抢着看那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他自己也觉得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更要好好工作回报国家。这支枪现在被收藏在县武装部。后来他也的确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无愧于这份荣誉,无愧于毛主席的嘱托。2010年程洪安去世,享年78岁。

一代叶王——张建宽

张建宽,杨河峰坦村人,生于1923年,幼年丧母,8岁跟随父亲给大户人家放牛、放羊。风里来雨里去,在放牛羊的闲暇,学着用树叶吹出各种声音解闷,时间长了不知不觉中能够用各种树叶随心所欲吹奏各种曲调,打那时起,树叶成了他的“乐器”,信手拈来便吱吱哇哇吹个不停。

巴山人喜歌好唱,采茶要唱歌、薅草要唱歌、婚丧嫁娶都有歌,张建宽自幼熏陶在浓郁的乡情民歌里,只要是听一遍,便能用树叶吹奏出来。什么《放羊歌》《放牛调》《十送》《十绣》《贺喜调》《闹丧歌》等等吹奏的有滋有味,解放后他又从广播里学吹《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小二黑结婚》《兰花花》。逢年过节演节目,乡亲们总是会让他上台吹奏一段,开会读报前也要让他来一曲,田里干活休息时更是让他吹几曲提兴解乏,不知不觉中,他能用十多种树叶吹奏。他不断揣摸各种树叶的性能,各种曲调的“脾气”,变着法子吹,逐渐悟出了“蓄气、运气、触叶、运情”等环节的技巧,摸到了吹奏的门道,吹奏的曲调更加的有劲、有味。更加突显出与其他乐器迥然不同的特点。

张建宽吹树叶的绝技不胫而走,县里来邀请他进城演奏,又应邀到汉中去表演。1957年,参加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张建宽荣获三等奖,遂作为陕西省赴京汇报演出的节目在京参演,并引起轰动!并多次给中央各领导单独演奏。受到毛主席、刘少奇、朱德以及吴晗、邓拓等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过他的演奏,数家报刊登载了他的演出剧照,回省后受到省市县乡各级领导赞扬。于是“树叶王”取代了他的真名,数年间传播在汉中各县。

张建宽虽然出名了,但他还是手不离锄把、脚不离草鞋,在日常参加的劳动活动中,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各类奖状贴满了堂屋。1990年张建宽被编入《陕西民间艺术家》集并出版发行。张建宽于2009年11月去世,享年85岁。

全站热点
咸阳市委市政府获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先进

2017-09-15 08:04阅读

城镇景区化支撑绿色循环发展

2017-09-14 12:02阅读

灞桥:城市居民食品价格监测品种<2017.9.13>

2017-09-13 13:22阅读

市邮政管理局推行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

2017-09-12 08:20阅读

延安市召开健康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动员暨创卫总结表彰大会

2017-09-09 12:34阅读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次会议 听取审议有关报告 通过有关决议

2017-09-07 19:20阅读

阎良 整合社会力量 助推脱贫攻坚

2017-09-06 13: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