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通渭:从书画大县到书画强县 宝兰高铁沿线城市媒体宣传联盟采访团抵达定西市

2017-09-14 17:38  宝鸡日报

本报定西电定西市通渭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近年来,通渭县深入推进以书画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抱团”发展,形成中华书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典范。宝兰高铁开通后,通渭有了高铁站,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9月12日,宝兰高铁沿线城市媒体宣传联盟采访团走进通渭,感受从“书画大县”到“书画强县”的变化。

通渭人崇尚耕读,不少农民既是庄稼把式,又是书画艺人,形成了“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种砚田”的独特“通渭现象”。通渭县注重书画人才培养,成立县文联、书协、美协、书画院、美术馆等文化机构,整合资源,搭建书画技艺培训平台,常态化开展书画艺术学习交流活动,全力构筑书画人才高地。

记者在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看到,这里的展厅中,油画、国画和各种书法作品随处可见,既有名家名作,也有全国各地书画爱好者选送的作品。记者了解到,该书画村是通渭县实施“文旅名县”战略的重要载体,依托1万多人的书画创作和经纪人队伍,旨在衔接国内著名的书画名家和书画市场,最终目标是建设全国知名书画交流会展中心、全国知名书画信息发布平台和全国知名书画人才培训基地。目前,该书画村已入驻画廊、文化小微企业、全国书画名家创作室等近200家,还为600名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周边60户300人实现稳定脱贫,吸引省内外书画经营者、爱好者100余万人(次)前来开展书画交流交易活动,年均书画交易额达到20多亿元,为通渭书画市场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与此同时,通渭县还力推书画教育进校园。记者在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看到,这里有专门的书画教育工作组和书画专用教室,在教学楼、综合楼等合适的位置还有具有书画特色的艺术橱窗、文化长廊及艺术展厅,教室也都开辟了书画专栏。此外,通渭县还邀请名家走进来,送本地书画爱好者走出去,形成了一条具有通渭特色的文化兴县之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该县已拥有书画经纪人2600多人,书画创作人员1.3万多人,其中中国美协会员5人、中国书协会员40人,省美协会员83人、省书协会员96人。本报记者张家旗

全站热点
临潼区食品药监局督导检查大型超市“创文”工作

2017-09-14 13:38阅读

临潼区文体广电局开展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规范经营突击检查

2017-09-13 19:35阅读

周至县农业局植保站扎实开展苹果蠹蛾疫情防控工作

2017-09-12 20:17阅读

提升能力素质 倾心教书育人 徐启方惠进才陈光明等慰问一线教师

2017-09-11 11:34阅读

周至县长陈旭辉调研沙河项目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2017-09-08 16:24阅读

长安杨建强到砲里、魏寨、鸣犊街道调研当前重点工作

2017-09-07 10:26阅读

周至:王家河镇积极抓好防汛、防滑及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

2017-09-05 19: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