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央视为陕西点赞!《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今天全景展现陕西追赶超越新成就

2019-08-04 20:07  陕视新闻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陕西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 陕西篇》今天上午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在近一个小时的节目里,通过科技创新、脱贫攻坚、生态治理、文化自信、“三个经济”等主题,全景展现了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节目播出过程中,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卫视、陕西一套,以及央视新闻、陕视新闻等新媒体平台也进行了同步直播。▼

(点击观看视频↑视频较大,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流量不够,图文版一样可以带您全景了解陕西70年发展成就)

你问陕西的美有多美?

你可以说它生态美

你可以说它美食美

你可以说它教育美

你可以说它文化美

总之

陕西的美一定不止一面

那么

不妨就让我们先从科技陕西开始讲起

科技创新高地 经济发展引擎

西安航天基地的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被誉为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和“中国航天动力之乡。”长征系列火箭的液体发动机就产自这里。

中航工业西飞公司的生产车间,我国的大型运输机和运七、新舟系列客机就是从这里研发生产出来的。

陕汽集团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重型卡车的产销量长期处在全国前列。其中,清洁能源的天然气重卡产销量份额占全国一半。

产业高端化 能源新领域

画面中这个占地700公顷的化工基地,是位于陕西榆林的延长石油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企业以煤、油、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和聚烯烃。

这里所有工业废水,经净化后全部回收利用。开创了资源清洁转化新路径。

可能您觉得上面的这些

还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

那下面我们的记者杨静

就要给您看一看超级贴近咱们生活的

自主驾驶汽车

看看体验感怎么样?!

经过了自动会车

自动车让人

无人驾驶车会车

自主停车等种种考验

可以说真的是科技感满满

而且这辆自主驾驶车

就是按照能够进入到普通人家设计的

期待不久的将来

我们也能用上这样的无人驾驶汽车

科技陕西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而接下来的陕西

让我们感受到

群众们脱贫后的喜悦

搬出新天地 迈向新时代

青色的秦巴山,绿色的汉江水。依山傍水,山明水秀。这里是陕西省石泉县喜河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

搬到山下后,当地政府带领百姓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特色农业,老百姓的收入大大增加。目前,喜河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已有50户20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剩余13户5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有望在今年年底全部脱贫。

果香飘万里 果农致富忙

这里是陕西渭南华州区的千亩桃园,华州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如今,桃、草莓、葡萄、猕猴桃是当地水果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达到5.7万余亩,年产量11万吨,产值1.6亿元,果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红色的延安 奋力奔小康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革命圣地,延安。巍巍宝塔,屹立在青山之上,见证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9年5月7号,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圣地延安,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生活。

央视记者杨永青今天也实地探访了

位于安康市恒口示范区的一家社区工厂

这里的社区工厂

为贫困户打造脱贫产业

生产的毛绒玩具远销欧美

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脱贫

让秦巴山区里的贫困群众

实现了“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陕西北有黄土高原

中有关中平原

南有秦岭山区

生态资源丰富

而不同的生态环境

也面临着这不同的生态环境治理方法

一山分南北 天然基因库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秦岭山脉,秦岭全长1600余公里,横亘在祖国腹地,划分了北方和南方。秦岭是天然的基因库,孕育了3800多种植物和800多种脊椎动物。秦岭是中国的地理标识,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沙地变林海 荒漠变绿洲

这里是位于陕西榆林的牛家梁林场,盛夏时节,这里的万亩林海绿意盎然,一片生机。

然而,这份美景却得之不易,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土地贫瘠,风沙蔽日。为了治沙固沙,这里几代人开始治沙造林,终于将茫茫沙海变成苍翠林海。

村在景中富 人在画中游

现在您看到的是位于黄河西岸的陕西大荔县华原村,受黄河的滋养,3.6万亩生态湿地分布在华原村周围。132种鸟类在这里栖息,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21种。

陕西的美

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

更在于它的文化底蕴

西安:有温度的书香之城

2018年 西安每天都诞生两家书店

平均5000人就拥有一家书店

2019年7月27日

第29届图书交易博览会

1234家单位参展

28个出版项目洽谈签约

总金额60亿元

读书蔚然成风

文化无处不在

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气质

而通达的交通网络 物流通道

给陕西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的变化

铁流穿秦岭 蜀道变通途

这两条并行在一起,距离不超过50米的铁道线路就是西成高铁和宝成铁路。两条穿越秦岭的铁路把千年蜀道变为通途。

中国农科城 丝路新合作

这里是陕西杨凌,我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是唯一的农业自贸区。杨凌的农业新技术已经辐射到我国18个省区市。与此同时,还先后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共有112多个国家的2400多名学员来到杨凌学习农业先进技术。

丝路新驼队 物流大通道

这里就是西安港,这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港口,现在平均每天有超过5200吨货物搭乘“长安号”中欧班列从西安港始发,一路向西,运抵亚欧大陆。五年多来,“长安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线路12条,运送货物264万吨,构建了一条连接中亚、辐射欧洲腹地的物流大通道,陕西的对外贸易从此不再单纯依靠东南沿海。

西安国际港务区:从内陆走向世界

陕西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中国的大地原点就位于陕西泾阳县。过去深居内陆是一个劣势,现在随着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陕西的区位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陕西提出了“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三个经济,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三个经济”新动能 对外开放新引擎

16个小时航程,加拿大的龙虾入境陕西;12个小时的飞行,北大西洋的冰鲜三文鱼来到西安;4个小时直航,泰国的小菠萝也到了这里。繁忙而密集的国际货运航线,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了国际货运的集散、中转中心。

截止目前,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达到58条。今年五月份,陕西省推进“三个经济”发展2019年工作要点公布,计划开行国际(地区)航线增加到82条;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合作中心;“长安号”中欧班列全年计划开行1800列,带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数说陕西文旅

陕西是旅游大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2018年实现旅游收入5994亿元,排名全国第4,接待游客6.3亿人次,相当于全世界每11个人中就有1个人来过陕西旅游。特别是接待入境游客437万人次,是1978年入境游客的378倍。

没有看过兵马俑就没有来过陕西。作为拥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8年接待游客850万人次,排名全国博物馆游客接待量第2位。截止到2018年,陕西一共9座国家一级博物馆,排名全国第2。陕西省内一共有303座博物馆,全国排名第5,平均13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是全国人均的博物馆拥有量的2倍。

2012年至2018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2.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国第9位。2018年底,陕西省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数量达到93810个。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299个,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大关。旅游加文化的双引擎正在成为陕西经济的新亮点。

70年来

陕西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

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生态越来越美

看完是不是想说一句

陕西!嘹扎咧!

全站热点
区委书记王浩带队督导检查临潼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情况

2019-08-04 11:20阅读

对标一流找差距 学习先进补短板||区委书记王浩带队赴长安参观学习

2019-08-03 11:21阅读

从源头分类到终端处置 | 李娴调研了垃圾分类全流程

2019-08-02 14:34阅读

厨房的垃圾你真的都会分类吗?厨房垃圾指南必须来一份

2019-08-01 20:12阅读

临潼供电公司鏖战“7.28”风灾暴雨全面恢复供电

2019-07-31 13:20阅读

临潼区全力推进陕师大附中渭北中学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019-07-30 10:20阅读

区委书记王浩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治污减霾工作

2019-07-27 23: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