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局良好
中、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召开后,我市抓早动快,认真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延安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延安市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任副组长的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抽调监察、宣传、农工办、教育、民政、司法等有关部门科级干部组成联合办公室,办公场所由市政府办协调解决,办公经费由财政局负责经费保障,及时启动了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工作。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按照中、省《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的分类有序推进改革的原则,根据集体资产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条件确定改革任务,坚持分类实施、稳慎开展、有序推进,坚持先行试点、先易后难,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坚持问题导向,确定改革的突破口和优先序,明确改革路径和方式,着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年初,我市确定宝塔区、吴起县为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县区,全市共确定30个试点村先试先行。截至目前,全市4个县区正在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宝塔区已建成并运行,在19个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将全市农村改革工作及成效对省内外3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发布,并就记者提出的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等问题现场进行答复。5月中旬,市上组织相关人员分赴北京和浙江两地考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宝塔区、洛川、宜川、富县、吴起等县区先后赴西安、宝鸡、榆林进行考察。组织召开由各县区农业局主管局长、农经站长参加的全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对稳步推进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局、纪检委、档案局等12个单位、县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试点村等400余人在分会场参加了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视频培训会。同时组织业务人员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查、农村流转审查监督机制、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体系调研,摸清底子,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市级组织培训人员1期45人,县级组织培训人员21期625人。
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宝塔区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宣讲团,分赴10个改革试点村进行培训。同时,组织业务人员到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靖边县马季沟村、西安市高陵区、渭南市华州区考察学习。目前,建成117平方米交易大厅一座,受理完成土地流转交易32宗,流转面积2359亩,交易金额380万元。完成土地确权44.9万亩,发放经营权证书3.58万本,发证率98.5%。10个村组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10个村组开展成员界定,其中1个村组全面完成;10个村组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吴起县被确定为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以来,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农工部等单位人员先行深入有关村组就农村集体资产现状、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等有关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制定下发了《吴起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在县政务大厅设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窗口,试点村吴起街道办金佛坪村、五谷城镇桐寨村相继细化了工作方案,目前着手开展了集体资产清查核资、成员界定等各项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6月下旬,组织农业、农工、农经以及试点镇村主要负责人,先后赴榆林市靖边县黄蒿界镇马季沟村、榆阳区赵家峁村、耀州区北街村、西安市沣东新城三桥街办和平村,考察学习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县、镇领导对实施改革的试点村亲自蹲点,全程协调指导,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