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甘肃贫困山区遍筑通村“天路” 树脱贫新“引擎”

2017-05-14 09:16  中国新闻网

甘肃贫困山区遍筑通村“天路”树脱贫新“引擎”(图)

图为山门镇境内海拔逾2000米的通村水泥路,犹如白色的丝带盘旋在山间,这是贫困村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冯志军 摄

中新网甘肃清水5月13日电 (记者 冯志军)孟夏五月,行走在甘肃深山林区山门镇的农村,随处可见宽敞平坦的水泥通村路,一条条蜿蜒的盘山路犹如白色的丝带盘旋在山间,与路旁茂密的树林,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紫色的丁香花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幅农村田园美景。

一条水泥通村道路对于深山之中贫困村意味着什么?这几乎涉及到村民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新网记者连日走访山门镇多个贫困村落看到,道路修好了,村民能在自家门口坐上班线车;过去山路崎岖难行,农产品运不出去、收购的客商进不来,家门口鲜有挣钱机会……

山门镇位于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城东部约27公里处,因地处进山入林要道而得名。它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2194户10667人。高寒阴湿、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交通线路长,“交通难”是多年来困扰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图为山门镇贫困村白河村“通村入户”的水泥村道,它让贫困户发展产业不再像过去为“出路”发愁。 冯志军 摄

图为山门镇贫困村白河村“通村入户”的水泥村道,它让贫困户发展产业不再像过去为“出路”发愁。 冯志军 摄

山门镇党委书记韩勇告诉中新网记者,近年来,山门镇借力官方一系列扶贫政策和项目,相继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通村公路,昔日封闭、贫困的小山村因路的发展变得富裕起来,农村公路正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新“引擎”。

韩勇介绍,近年来,山门镇通过多方争取,累计投资65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9条96.8公里通畅工程,建成通组水泥硬化路或砂砾路31条93.7公里,硬化小巷道6万多平方米,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目标。

特别是通玄头、旺兴等村“天路”的打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过去,民众生产生活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韩勇说,烂泥夹杂着家畜粪便的小村道逐渐变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以前主要靠人背畜驮的运输方式被汽车、摩托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所取代。

随着道路的通畅,使得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成为可能。地处林区的山门镇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景点较为集中,但因交通条件限制,旅游产业发展缓慢,游客较少。近年来,在优先解决民众出行难的同时,当地还修建了通往轩辕谷等景点的道路,有力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韩勇表示,旅游路的建设,使“到玄头村赏醉美油菜花海、去旺兴村体味美丽乡村、往轩辕谷寻根祭祖、游百里林海芦子滩森林公园休闲吸氧”由传说变成了现实,各景点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从事旅游服务的民众明显增多,乡村旅游带给农户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道路的通畅,亦让山民致富信心不断增强。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发展农家乐,守在家门口脱贫致富成了当地贫困山区屡见不鲜的繁忙景象。据统计,随着近年一条条通村道路的硬化通达,山门镇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44.73%下降至23.46%。(完)

全站热点
长安 引镇街道开展“大捡拾、大擦洗、大清扫”活动

2017-05-13 11:30阅读

扒窃未果恼羞成怒持刀伤人 屡犯不改将被从重处罚

2017-05-12 22:00阅读

碑林区太乙路街道各社区积极开展“5 12未成年人防灾减灾”系列活动

2017-05-12 17:05阅读

高陵区民政局召开“青春献民政 成才在岗位”青年代表座谈会

2017-05-12 10:11阅读

长安 砲里街道落实区委杨书记调研寨子村扶贫工作会议精神

2017-05-11 15:30阅读

未央 大明宫街道多举措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017-05-10 23:04阅读

工商阎良分局成功调处一起农资纠纷获好评

2017-05-10 15: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