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倒蛋村官”的致富经

2017-05-07 09:02  陕西传媒网

在很多人印象中,贫往往与“苦”字联系在一起,但是,即便天寒地冻的青藏高原也能开出绚烂的格桑花,须吃苦中苦的扶贫工作,也能焕发别样的快乐色彩。千阳县水沟镇三泉村“第一书记”王磊就是这样一位扶贫干部。因休息时间帮村民卖蛋,人送雅号“倒蛋村官”。

“倒蛋村官”的由来

千阳县驻柿沟村工作组组长林晓峰还记得去年10月,第一次见到王磊的印象是“敦厚朴实”。不过,“其貌不扬”的王磊,可是个点子不断的“智多星”。

林晓峰和王磊逢周末回市里休假,便搭王磊顺风车,一来二去就熟了。令他奇怪的是,每次乘车,都会发现王磊车后备厢摆放着十几个大小各异的点心盒子。一次忍不住问他,才得知里边全是鸡蛋。原来,王磊是趁周末把村民的鸡蛋运到市里推销。

王磊告诉记者,村上扶持贫困户发展生态土鸡养殖,但小地方鸡蛋销售是个问题,一开始他便少量购买,带到城中送亲友品尝。这一吃有了反响,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惦记土鸡蛋了,干脆托王磊“代购”。于是王磊便每次回城前,先行垫付购买村民鸡蛋,再卖给亲友。

单靠个人不是办法,后来他就组织城里单位职工,到村里捡鲜蛋,相当于集体“团购”。如今已售出土鸡蛋一万多枚,“倒蛋村官”的名号随之而来。

“智多星”的生意经

作为市园林环卫部门的技术骨干,王磊卖鸡蛋是“兼职”,技术扶贫才是主业。

比如,村民种核桃不好卖,他请核桃专家来“会诊”,发现一是病虫害严重,二是村民种的老品种结果晚、产量低,于是带领村民施行高截换头,即将核桃树高位截掉,嫁接新品种,形成稳定产业。此外,村里有些土地条件不错,他便带领村民改种绿化苗木,一株小苗买进8分钱,卖出一元钱,利润可观。去年有村民用一亩多地试种,卖了7000多元。“有的村民有顾虑,只种了300多株,看到收益后悔死了,今年就种了五六千株。”王磊笑着说。

条件不好的地怎么办?没有水,又在山沟沟。王磊说,种高粱吧。村民不愿意:高粱产量低,又有鸟雀“打劫”,没啥效益。王磊告诉他们,不要高粱籽,用高粱头来扎笤帚嘛!王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算村民种小麦,一亩地收入700元,扣除化肥等成本,纯收入300元;如果种高粱,一亩地高粱理论上最高可以扎100把笤帚,一把卖15元,就可以收入1500元,这时高粱籽就是副产品了。

好不好卖呢?王磊很有信心:好卖!“我们单位给环卫工人买笤帚,还要从别处买,这下可以直接回收。我们帮村民消化大部分,再往市场上推一些。当满大街都用你的笤帚时,名气出去了,笤帚也形成产业了。现在很少有人扎笤帚,市场有空白。”

除了笤帚产业,王磊还在向日葵上“打主意”,今年打算带领村民在村里果园套种百亩向日葵,可供城里人观光,还能榨油创收。

在王磊带动下,如今三泉村一改旧貌:道路两旁树木笔挺,村民院中干柴捆立有序,家中锅台案板也是干干净净。一名扶贫干部不得其解来请教,王磊笑道:“无它,唯引导尔。”

王磊介绍,每季度给每家每户评定卫生等次,奖励大至洗衣粉小到一块肥皂的小奖品。这样的小举动,在小山村一石激起千层浪,家家户户珍视荣誉,从耄耋老者到黄发小儿讲卫生蔚然成风,比起以往的命令可谓事半功倍。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原来走到哪儿,苍蝇嗡嗡嗡,人说话都不愿意。现在环境好了,没有垃圾乱堆乱放,村庄环境有了大变化,人走到这里也有了精神头。

本报记者王继成

全站热点
高陵区召开行政效能革命、“三场攻坚战”、城乡环境大整治、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大会

2017-05-06 19:06阅读

32名驴友已安全下山 仍有5男被困1女失联

2017-05-06 08:02阅读

户县 玉蝉镇积极推动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创建

2017-05-05 17:18阅读

高陵区召开电商企业座谈会

2017-05-05 10:17阅读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等省市领导一行调研指导临潼区信访工作

2017-05-04 16:23阅读

长安区韦曲街道开展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登记工作

2017-05-04 09:36阅读

周至 县农业局农机校开展职业农民能力拓展培训工作

2017-05-03 16: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