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山西老农大棚里修“铁路” 开着“火车”摘樱桃

2017-05-05 14:18  山西日报

你见过在自家大棚里修“铁路”,并开着“火车”摘樱桃的稀罕事吗?这事儿就发生在山西省绛县南樊镇史村。“火车”的主人叫郝长河。5月4日,笔者在他的樱桃大棚里见到了他。

 上图为郝长河自制“火车道”。 本报通讯员摄

上图为郝长河自制“火车道”。 本报通讯员摄

老郝今年60岁,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能人”。2000年,他在史村首次引进大樱桃种植项目;2008年,他又在村里第一批建起了10亩樱桃大棚,先后引进了“红灯”“美早”“先锋”“艳阳”“龙冠”等樱桃品种。他重视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并严格控湿控温。2012年正月,大棚樱桃开花季,当其他果农还在忙碌着人工授粉时,老郝却从山里养蜂人那里租来了整箱的蜜蜂,变人工授粉为蜜蜂自然授粉。他家的大樱桃上市早、口感佳,每年收入五六十万元,樱桃产量和效益在村里数一数二。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史村已发展樱桃3580亩,年产值5000万元,全村亩均年收入1.8万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史村成为闻名遐迩的“三晋樱桃第一村”。

令人称奇的是,由于老郝的10亩樱桃大棚南北长达250米,树多路远,枝杈繁多,采摘下果子从园子北头送到南边院里,两手每次只能各提一桶,费时费力。老郝受窄轨铁路的启发,在大棚中间铺设了一条长250米、宽1米的“火车道”,加工了一辆长2.5米的平板“小火车”,装上发电机和手闸,专门用于运肥、运果。每次从园子这头开到另一头只需五六分钟,一趟能拉十几大桶果子,既提高了劳动效率,还成为史村一景。

右图为郝长河准备用“火车”运果。本报通讯员摄

右图为郝长河准备用“火车”运果。本报通讯员摄

老郝是个热心人。园里经常有村里乡亲和外地客人前来取经,他都毫无保留地向人家介绍樱桃管理技术和经验。他还建起了“大樱桃管理技术学院”微信群,根据农时季节、樱桃生长习性,随时上传管理技术和相关知识,为广大果农的增收默默地奉献着。去年12月,他被绛县县委、县政府、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最美人物”。

全站热点
周至 集贤产业园深入板房子镇长坪村衔接脱贫攻坚工作

2017-05-05 12:24阅读

高陵区召开电商企业座谈会

2017-05-05 10:17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未央湖所联合城管未央湖分队开展餐饮油烟和原煤散烧专项整治

2017-05-04 18:44阅读

未央 区中小企业促进局贯彻落实区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2017-05-04 10:51阅读

长安 东大街道召开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知识培训会

2017-05-03 17:31阅读

新城 区长仵江与国药器械陕西公司等4家医药企业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2017-05-03 10:10阅读

未央区召开2017年第二次招商引资工作会议

2017-05-02 15:5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