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这地,究竟该咋种?纪家父子的四次较量

2017-05-03 07:48  人民日报

制图:郭 祥

纪士中,64岁,铁岭县纪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纪明,36岁,纪士中的独子。

“其实我这个名头是虚的,真正挑头创办合作社,并把它发展壮大的,是我们家这小子。”纪士中笑着说。这个位于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西贝河村的合作社,总资产已达1900万元,入股社员102人,入股资金264.5万元。

当初,儿子却是被父亲硬生生叫回来种地的。从回来的那天起,父子俩可没少吵架。

第一次较量——

要温饱还是要创业

“上世纪90年代,老纪家在俺们村里也是有点实力的。”村民王友良这么评价纪士中。

从1993年开始,老纪就开始做粮食烘干的买卖,“虽然挣钱不多,但是温饱肯定没问题。”

家里种地、做买卖都需要人。2000年,正在读书的纪明被父亲拉了回来。

打那起,父子俩一起早出晚归、走街串巷、收粮食做烘干。

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农民有了“结社”的自由和权利。纪明从电视上看到隔壁的张庄创办农业合作社的消息,坐不住了,“人家能干,咱们为啥不能干?”

当他把想法告诉父亲时,却遭到当头一棒。“搞合作社得投多少钱,村民要是入股,经营不好,你拿啥还人家。”上世纪80年代,老纪曾在村里组织过一个建筑队,可到了年底,开发商溜之大吉,没拿到工资的村民一直在他家坐到大年三十——这段回忆,老纪心有余悸。

纪明没有放弃,第二天他谎称身体不舒服,趁着父亲出门,他摸起自行车就往张庄骑去,弄清了创办合作社的所有程序。

“办合作社至少要有5个人,我就把几个同学拉了进来,”然而同学们仍有顾虑,小纪就私下承诺:“挣了一起分,赔了一人担。”

接连几天,纪明都抱病在家。老纪起疑了,“这小子老不跟我出门,看着也不像生病的样子,肯定有猫腻。”

一天中午,老纪提前回了家,一进家门就看到儿子和同学正在商讨合作社的事情,老纪立马火了,一把掀翻了桌子:“就凭你们几个臭小子还想挣大钱?”

纪明觉得,国家都有政策了,自己的路子是对的。“我们只好到同学家去开会,然而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纪明回忆道,当初跑了农信社,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后,还差5万多块。

东拼西凑后,铁岭纪泰米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这本来是个高兴的事,可老纪知道后,硬是半年没跟儿子说一句话。

全站热点
蓝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召开专题整改会议

2017-05-02 19:15阅读

未央区召开2017年第二次招商引资工作会议

2017-05-02 15:52阅读

新城 农工局安排部署“五一”节期间安全与信访维稳工作

2017-05-02 11:10阅读

陕西要求各地加强住宅用地供应计划调控

2017-05-01 10:10阅读

高陵 区委书记杨晓东现场督办群众反映问题整改情况

2017-04-29 10:06阅读

莲湖区民宗局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区直机关在职党员培训班

2017-04-28 16:57阅读

未央 草滩街道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017-04-28 09:54阅读